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謝皇上!”衆人又是一陣道謝,站了起來。
“衆位都是我大明將來的棟樑之才,十年寒窗能夠從全國上萬的舉子中脫穎而出,實爲不易。”隆慶帝勉勵了他們幾句,“現在這是最後一關,各位也要好自爲之。”
大殿之上早有宮中太監指揮手下的小太監準備好了殿試的書桌。張凡當先來到自己的書桌旁坐下,其他人也一次而坐。從早上起來到現在已經有四個時辰了,張凡這樣喫過早飯的人都有些感到飢餓了,更不要說那些沒有喫過飯的人,特別是一些年紀大的人,已經是餓的頭昏眼花了,只是在皇帝面前怎麼能夠失禮,都在暗自強撐。
其實殿試作爲中國古代最高規格的考試自然是莊嚴無比,殿試的題目由內閣擬定,然後呈個皇帝選定。準備開考之時,有大學士從殿內黃案上捧出試題,授予禮部官員。這裏倒是一道風景,這次是有徐階捧出,送給自己的學生,禮部尚書張居正。文武百官以及貢士們參贊禮拜之後,禮部的官員纔開始發放試卷。
殿試的試題主要是策問,由皇帝就時事政治或者史事經義提幾個問題,應試的貢士得按照駢四驪六對偶工整的句式文體作文。
殿試的筆試部分結束後,考生交卷,自有禮部的官員引他們前去用餐。而試卷則交由皇上親閱。說是親閱,明朝時期的皇帝哪裏會去幹這份活,都是交由讀卷大臣評定。按照文章優劣定位五等,然後把前十名貢士得試卷呈給皇帝御覽,並且當面拆看考生的姓名。
這次閱卷的大臣都是內閣的大學士,將選定的文章交給皇帝后,隆慶帝隨口向張居正問了一句:“張愛卿,聽說最近你收了個學生?”
“回陛下,是的。”張居正說道,“就是年初那位跟着大軍出征河套的陝西解元張凡。”
“這人朕記得。”隆慶帝經張居正這麼一說,倒是想起了張凡,“這次他也在殿試的貢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