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臺灣自從三國之時,東吳孫權派了一萬人登上此地,稱其爲夷洲,這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便開始了。至隋唐時期,此臺灣被稱爲琉球。再到宋元時期,漢人開始開拓澎湖,開始向臺灣發展,並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至公元十二世紀,宋長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且派兵戌守。一直到明朝,朝廷開始在澎湖設立巡查死,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這就是臺灣直到張凡現在爲止的歷史。
如今被稱爲小琉球的臺灣依然屬於福建布政司管轄,而雞籠最爲其最北端的港口,這個新興的城鎮並沒有多少時間的歷史。
“大人的意思是,消息是在雞籠被人走漏出去的?”溫如春問道,額上的眉頭深深皺起。
張凡並沒有出聲回答他,而是鄭重地點了點頭。溫如春和何寬看了,低下頭去思考起來。的確,張凡所說的非常有道理。這三艘海船是今年年初下海出航的,前去的目的地雖然不多可是也無法把握,畢竟對於幾個船主來說,他們是商人,追求的是更大的利益,哪裏能給出好的價錢纔是他們所關心的。所以,若是說倭寇們一開始就盯上了他們,並且一直等到他們回航之時再去襲擊,時在是說不過去。茫茫大海之中,憑着倭寇們的那幾艘小船,別說是追不上三艘巨大的海船,就是遇到風浪安然無恙都是不太可能的,更別提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準確地找到這三艘海船了。
張凡之所以會懷疑雞籠,正是因爲那裏是離大陸最近的外海港口,也是歸航船隻幾乎都要停靠的地方。那裏顯然就是倭寇們打探消息最好的地方。
而且之所以不在船隻剛出航的時候去襲擊,道理也十分簡單。不管這夥倭寇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管他們是受了什麼人的指示,倭寇畢竟是倭寇,他們所求的主要還是錢財,而那些商人們運去做買賣的貨物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價值,甚至有可能因爲變賣它們而暴露了自己。而毫無疑問的,歸航的船隻上一定裝有巨大的錢財,能在完成綁架幾個人的基礎上撈些錢財,這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溫如春和何寬二人順着張凡的這條線索一想,隨即也就完全明白過來了,認同張凡的同時,二人也是佩服張凡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做出這麼一番合情合理的推理。
只不過張凡並不感到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他即使猜測的再準確,哪怕事情就是按照他所說的那樣一絲不差地進行,對於現在的情況也是於事無補。張凡真正所想知道的是,那羣綁架了幾個船主的倭寇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不,應該說在這些倭寇背後指使他們的人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