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現在怎麼辦?”王喜亮在一旁問道。
“怎麼辦?現在又能怎麼辦?”張凡反問了一句,讓王喜亮有點無言以對,“現在我們什麼也做不了。沒有陛下和內閣的同意,陛下和兵部是不會發出調令的。這麼一來我最多也只能警告那些帶兵的將領,但是也只能讓他們提高警惕,卻又不能有什麼動作。而且我估計那些個將領基本上都不會把我的話當真。”
張凡說的的確是事情,這神州大地的東部沿海這片地方是遭受倭寇滋擾最爲嚴重的地區。而正是因爲如此,朝廷派出了最會打擊倭寇的戚繼光常年駐守這裏。戚繼光在的時候,不管是訓兵、殺敵、亦或是獎賞的一系列動作都是針對着倭寇而做的。所以很自然的,那段時間,倭寇被剿殺的非常有效和迅速。這也導致了這裏幾乎平息了倭寇的大舉侵犯,當真是聞“戚家軍”的名號而聞風喪膽。所以,這些年來這裏很少再有倭寇的大舉入侵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朝廷纔會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大膽放心地將戚繼光以及他手下的戚家軍調去北疆,讓他們在朝廷與俺答展開封貢互市的時候,負責京城的防衛工作。當然朝廷所看上的並不光是沿海再也沒有威脅了,戚繼光治軍嚴謹、戚家軍戰鬥力之強更是個主要原因。
所以說,負責沿海防衛的那些個將領自然是不太會相信張凡的話。若是說有小股倭寇會在各地滋擾的話,他們倒是相信,畢竟這種情況從來就沒有斷過,即使在戚繼光在這裏的時候也是如此。畢竟小股的倭寇滋擾不好掌握情報,而且他們的危害相對來說小得太多了,雖然恨,卻也是一時之間沒有辦法杜絕這種情況。
可是如今,張凡派人送信給他們,告訴他們倭寇將會大舉進攻沿海的一個大省,這又怎麼能讓他們相信。若不是張凡送過去的信上面加蓋了尚方寶劍的劍印,恐怕這些將領都不會理會張凡。畢竟,在大明朝,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不喜歡錦衣衛這個負責檢查他們的機構,而且大明朝重文輕武,武將的地位本就不高,但是作爲武將,身上又有一種傲氣,所以這些人,只要是認爲能夠拒絕而不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事情,那就必然會拒絕,彷彿是能夠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傲氣一樣。
而張凡還在等着朝廷下詔書和調令,可是,有些事情永遠是等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