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宣,百官入朝覲見!”在這聲高亢的報門聲中,身穿着各種顏色朝服的大臣們魚貫而入,雖然對於這偌大的皇極殿來說,這百十來號人當真算不得人多,但是氣氛卻是大大的不同了。
怎麼說呢,總之,上百位朝廷重臣全都匯聚於此,那氣場是相當犀利的。
高拱那句“十歲天子何以治天下”並不是說着好玩的。雖然說無論是誰,問任何朝中大臣這句話的對錯,絕對沒有人敢當着他人的面說這句話是對的。
可是實際上,也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這句話並非妄言,是有道理的。
但是究其原因,究竟爲何會如此,可能會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並不是因爲十歲就坐上天子之位的人還是個孩童,還不明事理,書還讀得不夠,還不能完美地處理國家大事以及大臣們之間的事情。
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一點,這是封建皇朝的時代,誰能夠坐上皇位並不是由這些通過關係或者是科舉考試而成爲大臣們的人來決定的,是皇家的事情。一個做臣子的人,可以不認同這個皇位上坐着的人,甚至可以去聯合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去推翻他。但是不論是誰,都無法質疑上一代的皇帝爲何會將皇位傳給這一代這麼一個無能的人。
真正讓這句話成立的原因,就是因爲,十歲的天子人情世故懂的太少了。這樣的孩子,特別是這些皇子們,若是平日裏還好,但是一旦被下面那麼多人仰望着,自己的一個決定就能定奪許多人的性命。這種徒增而來的壓力,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在如此幼小的年齡便能夠承受的。
這樣一來,幾乎是一張白紙的孩童天子,一來是承受不住大臣們的重壓,那麼一來個別人,特別是那些自以爲老資格,總是喜歡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的人,很容易就能讓他不經過考慮便同意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決定;二來,對於朝臣們的爭鬥,年幼的皇帝也極其容易受到身邊親近之人的蠱惑。
這纔是重點。
不過朱翊鈞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從來不會去懼怕什麼人多之類的事情。其實,關於這一點,似乎大明朝的皇帝做的都不錯,從來不會有人因此而出什麼臭。最多是,有的是當真毫不畏懼,有的只是犯渾而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