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筵已開,雖然不能說是舉朝上下一片歡騰,但是這畢竟是一件大事,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最近兩個月的時間裏面,經筵是每個月都照常舉行。雖然說朱翊鈞還是年幼,雖然說朱翊鈞還不能獨掌大權,雖然說經筵纔開了兩個月的時間,對於朝政來說還並沒有什麼巨大的改善能夠體現出來。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尤其是那些懷着美好願望的大臣心目中,一種天下教化、萬民歸心、萬國來朝的盛世場面已經是出現了。這自然是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
張凡這段時間,那才當真是閒的無所事事了,比之前段時間還要清閒。前段時間,經筵未開之時,張凡每天早上上完了早朝之後,還要去往乾清宮去給朱翊鈞授課。而如今,經筵已開,連這部分都要免除了。不過張凡不去,並不代表着朱翊鈞不會傳召他。
朱翊鈞傳召張凡前去,並不僅僅是爲了解悶無聊,而是有正事的。
話說爲了逃避馮寶的煩惱,朱翊鈞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經筵上面。而漸漸的,他發現自己只要熟悉了,也就能夠把這件事情當成一件放鬆自己的機會了。而且,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朱翊鈞漸漸地也習慣了這種事情,漸漸的也能夠在經筵之上變得如魚得水起來了。張居正也對此甚是寬慰。
而且張凡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張居正所希望的目的已經非常接近了。通過這兩個月的時間,朱翊鈞也是有了不少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張凡可以看出來,朱翊鈞對於張居正也的確是更加敬重了,別的不說,就光是從那句“張先生”的稱呼語氣上的變化,張凡就能夠看得出來。
因爲朱翊鈞在這方面找到了興趣,他就開始考慮了,考慮自己應該怎麼讓馮寶更長地離開自己的視線了。
當然,此事也就關係在了經筵上面。雖然說規矩當中並沒有規定,但是大明朝往日卻是有這個實例的。皇帝對於經筵格外用心和感興趣,漸漸的已經不能滿足那每月三次的固定開講時間了。所以,就有了小經筵的誕生。這小經筵名爲經筵,實際上就跟張凡平日裏教授朱翊鈞的時候差不多。
不過小經筵雖然名爲經筵,但是規矩就沒有經筵大點上的那麼多了。而且人少的時候,皇帝也可以稍稍隨意一點。最重要的是,在場的基本上就張居正這麼一個講官,不需要太過兼顧禮儀了。而這個時候,張居正也不會像是在經筵大點之上那麼嚴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