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通過兵部尚書楊博所親手簽發的文書,以及楊博本人親自帶着聖旨與文書去面見工部尚書朱衡,那三千條出口的軍火正在不緊不慢的製造過程中。
這件事情雖然說只要有心人想要查詢,還是十分方便就能夠得知其中內情的。但是偏偏,這件事情被保密的非常好。錦衣衛當中,張凡的幾名手下自然是能夠管得住自己的嘴巴,不會到處去宣揚。而張凡和楊博兩人,自然也是不會將這件事情給透露出去的。所以說,雖然外人很容易就能查得到,但是對於一件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來說,自然是沒有查詢的必要。
而工部那裏,那些匠人和督工爲朝廷做事做了很多年,最起碼的一點,那就是不要在乎自己在幹什麼,什麼都不要說,只要埋頭幹活就可以了。將來萬一有了個什麼麻煩,只要不是自己惹出來的,那麼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其他弱勢出了什麼事情,那可跟他們沒有關係的。
現在來說,唯一一個有可能泄露這件事情的人,反而是朱翊鈞這位皇帝了。畢竟如今的朱翊鈞不過十歲,對於一個十歲的孩童來說,特別是在他做出了人生的這麼一個決定之後,通常都是興奮的很。萬一一個說漏了嘴,將事情在不經意之間說了出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凡自然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他和朱翊鈞還特意好言交代了一番。而朱翊鈞,顯然是對於在自己心中保守一些小祕密而更加感到有興趣,自然是滿口子答應了張凡的要求。
而如今,知曉事情的人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工部尚書朱衡。要說朱衡這個人,嘉靖十一年的進士,知縣、刑部主事、提學副使、布政使、巡撫等等官職全都做過,算是一個靠着資歷與政績慢慢升起來的人。爲人也算是本分,而且對於整治河道頗有心得。
朱衡這個人做了幾十年的官,而且始終最底層的官員開始做起,說起來,朝廷裏面的事情,包括那一些明爭暗鬥偶,陰謀詭計他可謂是全都一清二楚的。如今,楊博前來找他做這件事情,他雖然不能完全明白到底是爲了什麼,卻也是能夠猜測一個大差不離。
然而對此,朱衡是一句話也沒有說過,畢竟不管楊博的目的究竟是爲了什麼,他的手中畢竟是有着聖旨。不管這道聖旨是怎麼來的,也不管楊博平日裏的爲人究竟如何,總之一點,楊博再過大膽,也還沒有到膽敢僞造聖旨的那份上。
總之在朱衡看來,這道聖旨既然是已經加蓋了玉璽,那就是真實有效的,他也就沒有理由去拒絕。再說了,就算是將來出了什麼差錯,他只要將這道聖旨拿出來也就沒事了。剩下那些扯皮的事情,都跟他沒有關係了。
所以,拿到聖旨的朱衡既沒有跟楊博詢問什麼,也沒有打算私自扣下來而向上面求證什麼。而且朱衡這一次根本就沒有找任何副手,直接是找到了下面的工匠頭子,向他們下了命令。那工匠頭子也是個老實人,只不過隨意地問了問爲何還要製造那些已經過時了的火槍。對此,朱衡也是扯出了一大番根本就毫不相干的話題來搪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