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說如今的刑部尚書孫丕揚治刑之嚴、判罰之準,也是在朝中大大有名的。可是他畢竟是刑部尚書,每日裏還有着許多朝中的事物要等着他處理。於是,很多事情也都是交給了刑部的左右侍郎,這兩個二把手。而其中,又以陳文川這個左侍郎爲大,所以很多的事情,包括許多地方上難以定奪的案件卷宗,也是要交由陳文川來決定的。
而陳文川,對此也一向是小心謹慎無比,畢竟地方能夠上報京城的案件,自然不會是什麼偷雞摸狗的小事,大都是一些牽涉到人命官司的大案。對此,陳文川自然明白,不論自己再怎麼小心謹慎也是不爲過的,畢竟這都是與人性命相關的,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妄斷了一個好人。而陳文川也絕對不是做了這種事情還能夠堂而皇之地裝作無事的人。
也因爲陳文川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使得這僅僅又是一個月的時間,在他手裏面解決的冤案錯案,竟然有將近十例。要知道,這在那個時代,而且僅僅是靠着陳文川一個人的努力所做出來的成績,可是不得了得。
因爲這,不僅是讓他的上官孫丕揚對陳文川是讚不絕口,也讓其他的朝中大臣重新看待了陳文川。明顯,陳文川不是個庸才,雖然說他能夠坐上這個位置,也的確是有着張凡的因素在裏面,但是他也絕對是可以名副其實的。
所以,隨着陳文川能力的顯現,朝中的那些人對於陳文川的詆譭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見了。
這麼一來,可算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了。
而張凡,對於此除了心中高興之外,也就沒有再過問過了。反倒是他在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茹雪和昭雪兩姐妹之後,姐妹倆對此很是擔心。
她們倒不是擔心別的,只是擔心她們的父親太過勞累了。爲此,姐妹倆這段日子是經常往離得不遠的陳文川的住所跑,除了去看望父親之外,也是經常勸慰他,不要太過專心公務了,免得身子類快樂,那可就不妙了。
對此,陳文川每一次都是當着姐妹倆的面答應下來。但是,幾乎就是姐妹倆前腳剛走,他就有鑽回書房去看案卷了。對此,姐妹倆當真是沒什麼辦法,只好三天兩頭地往那裏跑,還經常地帶些補品什麼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