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實說,張凡的確是沒有想到,李太后會讓他留下來安慰安慰朱翊鈞。這倒不是說張凡不願意,畢竟他對於朱翊鈞還是非常注重的,即便是李太后不提,他也會這麼做。只不過,張凡沒有想到李太后會如此跟他提起。
或者說,張凡是沒有想到,李太后會如此直白,絲毫沒有一點點拐彎抹角地對他說出這件事情。
要知道,朱翊鈞畢竟是皇帝,李太后也畢竟是太后。身爲皇家的人,而且又是在這大明朝的皇族中最爲顯貴的一對母子,他們之間的親情並不是可以用幾句簡單的話就能夠說的明白的。
有很多事情,即便是李太后想要說,想要親自對朱翊鈞說什麼,但是礙於他們的身份,很多話都不能說,或者說不能夠直白地說出來。這不僅僅是因爲身爲太后和皇帝,要顧及到皇家的禮儀,他們還要做出這麼一副模樣去給別人看,表現出一股威嚴。雖然聽起來實在是太累人了,但是沒有辦法,他們也只能夠這樣。
對於張凡來說,走入仕途和他進宮爲朱翊鈞授業幾乎是同時的,所以這些年來,對於朱翊鈞和李太后之間的事情,他也是瞭解的。李太后不像是隆慶,隆慶是個手掌實權的皇帝,而且也是個不需要得到別人什麼認可的,有些隨心所欲的皇帝,因此他對於朱翊鈞的態度,也是相當的隨意。該說教的時候就說教,該和顏悅色的時候那就是和顏悅色,不會被那些奇怪的條例所束縛。
但是李太后不同。或許是因爲她是一個女人的關係吧。女人一直都多是非,不論是在宮中還是在民間。而那個時候,隆慶的幾個兒子都夭折了,朱翊鈞是他唯一的兒子,將來會繼承大統的也必然會是朱翊鈞。也因此,李太后在身爲皇貴妃的時候,她不需要玩那一套戲文裏纔有的陰謀詭計,她只需要做好一副威嚴的模樣,好好地教育朱翊鈞就行了。
所以,張凡第一次接觸李太后之時,他就能夠感覺的出來,她對於自己的兒子朱翊鈞也是相當的在意的,但是她絕對不會將這種在意放在表面,而是全都放在心裏面。而面上,她卻是做出了一副嚴厲無比的模樣,對於朱翊鈞的任何褒獎也都是十分有道,但是對於朱翊鈞的任何錯誤,那絕對是嚴厲無比地指責。
對此,張凡一開始覺得,李太后只不過是放不下顏面而已,其實她的內心裏對於朱翊鈞也是非常地關心的。或者可以說李太后將很多的東西都冀望在朱翊鈞的身上。
但是面對李太后這種冰冷的態度,久而久之,別說是朱翊鈞自己了,就連張凡都覺得,她是不是有些太過冰冷了一些,似乎她所關心的並不是朱翊鈞,而是朱翊鈞會不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讓她丟了什麼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