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有個問題擺在面前。雖然說張凡和張居正兩人已經是看透了朝中這些手段是如何運作的,甚至於張凡和張居正兩人都已經是想出了應該用什麼樣的辦法來替換如今這個早就已經是腐朽至極的官吏考覈制度了。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不可能就這麼拿着這道奏摺,來到李太后的面前,說如今的官吏考覈制度有問題,官員太腐敗了。如今咱們這裏有個新的辦法,而且行之有效,起效也快,就用這個。
李太后也不是傻子,就算是她看得清楚如今朝中的狀況,也明白朝中那老一套的官員考覈辦法是漏洞百出,早就被官員們加以利用,成爲了他們升官發財的最佳辦法。就算是李太后對於張居正可謂是無條件的信任,對於馮寶也是如此。
但是即便是如此,李太后也不可能就因爲張居正和馮寶兩人的幾句話,就下了這麼個決斷。那樣不僅僅說不過去,就連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也不會同意下來的。
這麼一來,張居正就要想個辦法,找個理由什麼的,讓李太后能夠同意。將來就算是面對滿朝大臣們的不同意,她也是能夠拿出來一個說法的。當然,至於算不算是糊弄人的東西,那可就管不着了。畢竟李太后如今手掌實權,雖然不能夠無中生有,但是想要指鹿爲馬還是很容易的。
因此,不管怎麼說,即便是再荒唐,張居正也總得要找個理由給李太后纔行。
所以,張居正和張凡如今就在研究這件事情。想要找理由,實際上是方便的很的。畢竟大明朝的現狀擺在眼前,可以拿出來說事的實例也是實在太多了一點。但是,張居正和張凡明白,凡事都要適度纔行。
事情如果舉的太小了,也不行。太小了的話,無關痛癢。就算是李太后那裏能夠說得過去,但是拿到朝廷上就不行了。朝中那些個大官對於這些事情大都是有所牽連的,如今看到上面拿出這些事情,心中必然是會緊張。但是緊張之餘也會覺得事情實在是算不得什麼,激烈的否定必然也會隨之而來。
倘若拿出來說的事情太大了,牽涉的人官位也比較高的話,勢必又會有麻煩。尤其是這件事情,張凡只不過是在背後爲他出謀劃策了,他並不打算站到人前來。所以說,這件事情之後出面的也就是張居正和馮寶兩人而已。當然,張凡也並不會就一直站在張居正的背後,默默無聞下去,必要的時候,他也是會站出來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