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凡的意思非常的簡單。倘若要是拿出的例子所關聯的人太大了,那也不好。不管上面所牽涉到的人,如今還在不在朝中爲官,那都是要有所震動的。一個不好,再弄得人心浮動,鬧出什麼大事來,那可就不好了。
而只是牽連小事的話,也未必就不能夠成功。畢竟張居正他們首先要說動的是李太后,而對於李太后這種掌權的人來說,事情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是什麼性質的。之後,張居正只需要多舉出一些例子,讓李太后覺得,朝廷的腐敗已經是達到了一種程度,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就夠了。
畢竟說到底,朝廷大員雖然是重要的很,但是朝廷的基礎乃是百姓,乃是江山社稷。而那些下級官員們卻是實實在在地關聯着這些東西的,倘若他們那裏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也就意味着這江山社稷的根基出了毛病了。根基乃是根本,豈可動搖。
如此一來的話,不僅僅李太后那裏能夠說得過去,讓她同意下來。就算是將這些事情放到朝廷上去說的話,有了那麼多的例子,朝中的大臣們即便是在想要反駁什麼,也是無力還擊了。
想到了這點,張居正對於張凡所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倒是有了些讚不絕口的意思。而且張凡所出的這個主意,如今也正正好是時候。因爲想要例證,他們所拿出來的事情自然是要距離現在近一些的好。那些爲時已遠的老生常談,還有一些早就已經是處理好了的事情,如今在拿出來說事也就沒有什麼說服力了。
而如今,正正好是個機會。去年,纔是六年一次的“京察”進行過,而去年,個地方三年一次的“大計”也是在同年。雖然說因爲朝廷的“老傳統”,很多本來是有問題的官員都是逃過一劫,甚至很多人因爲這件事情而是飛黃騰達,升官發財了。但是這並不意味這就沒有人倒黴的,這些人正是張居正所需要的例子。
甚至於,那些個以爲已經躲過一劫的,如今升了官的人,他們的事情朝中的人也並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說是全都心裏面明白,嘴上不說罷了。這些事情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大學士自然是心裏面清楚明白的很,如今他只要將這些事情整理出來,再憑藉着他的一手好文筆,整理成一篇篇讓人一看就覺得實在是太過恣意枉法的文章就可以了。
而在這件事情上面,張凡也是並沒有閒下來。光是靠着張居正一個人來整理這些東西自然是不行,他也是要幫忙一番的。
而張凡的幫忙,就完全不是這麼回子事情了。他身爲錦衣衛的都指揮使,手中掌握着不同的大臣的許多“私密”的事情。畢竟是錦衣衛嗎,監察大臣本來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毫不誇張的說,對於監察的大臣,幹了哪些事情、貪贓了多少銀兩、娶了幾房小妾,甚至就連第幾房的小妾傳什麼顏色的肚兜都知道。當然,最後那個的確是誇張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