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事責人’?”聽到張居正說出這麼個詞,李太后不由得在嘴中咀嚼起來。
“不錯。”張居正說道,“首先一點,何人犯錯,那就應當罪指其人,不應當波及到旁的人。除非那人當真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否則還是莫要傷及無辜的好。再有,賞罰之事,不能入原先那般極端。微臣記得早年間,太祖、成祖治下,官員們若是有了過失,卻也不都是大刑伺候,要麼丟官、要麼去命,那些罰俸懲處之舉,並非不能用。當然,這也要確保那些官員不再貪贓枉法,同時也要抄沒他們往日所貪瀆的髒銀,要不然可就沒什麼用了。”
“這倒是。”李太后點了點頭,說道,“這麼一說,哀家倒是想起來,確實是這麼一回事。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犯了錯的官員,不是貶官、罷官,就是抄家問罪了!”
說到這裏,李太后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張凡和馮寶兩人:“張卿家、馮寶,想來你們兩人比哀家要清楚的多,哀家問你們,不讓你們回去查,就現在說說。大明朝有多少官吏只不過貪瀆了少許銀錢,卻是因爲和朝中的某些人不合,而被抄家問斬的又多少?”
說實話,李太后如今這麼問倒也不是什麼譏諷張凡和馮寶的話,她還真是想要了解一番而已。但是她這麼一問,張凡和馮寶一時之間當真是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在大明朝,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某個官員只不過有些黑暗的過去,甚至只不過是貪瀆了幾百上千兩的銀子,甚至也沒有幹出來過什麼罪惡滔天的大過,就因爲和朝中的某些人不合,因此而被人彈劾,丟官不說,還丟了腦袋,並且牽扯了自己一家幾十口子爲自己陪葬或者受罪。
且不說是朝中的權力鬥爭,光是錦衣衛和東廠,這樣的事情就不知道幹出來過多少。張凡倒還好些,心中沒什麼愧疚。雖然說自從他坐上了錦衣衛的頭把交椅之後,這種事情確實也還有發生,但是大都是在他事先不知道的情況下,他的手下按照“慣例”去辦的。經手張凡的,的的確確是沒有一件這樣的冤案,甚至於只要是張凡過問過的案子,從來都沒有一個人丟掉性命的。但是張凡畢竟是錦衣衛的都指揮使,李太后既然這麼問了,那麼他也是責無旁貸。
但是馮寶可就不同了。他雖然較之以往的那些東廠總管要謙遜、仁慈了不少,但是總歸,東廠就是東廠,而且馮寶也不是一個像張凡這樣仁慈的人。在他看來,該做的就要做,沒什麼好猶豫的。
自從馮寶掌管了東廠之後,這種事情比之以往也確實是要少了不少,這其實也是馮寶一直所覺得驕傲的。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如今李太后這麼問了,他自然是不好說話。
再說了,特別是這段時間,馮寶因爲得到了李太后的信任,權力日盛,再加上他前段時間還在不遺餘力地清算朝中存在的“高拱殘黨”,一心想要讓自己在朝廷裏通暢無阻。所以這種事情比起以前來也是要多了不少。如今李太后這麼問了,馮寶也是無法回答,只能是十分尷尬地笑了笑,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