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種固執,有其在朝政上最爲顯眼。特別是對於朝廷裏的律法,規矩之類的這些祖上留下來的東西,那對這些人來說簡直就是禁忌,管他是誰,也絕對是不能動的。
舉個例子來說。當年,成祖朱棣靖難成功,趕下了朱允炆,自己接替了侄兒的皇位,登基大寶。那時候,明朝的京師還在應天府。登上皇位的朱棣,對於那些原來朝廷的大臣,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該留的留。但是,絕大部分的官員,還是換成了他原先做燕王時候的那一套班子。
不過,即便這些大臣都是追隨他多年的心腹老臣,但是當朱棣打算遷都順天府的時候,也是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當年,朱元璋封朱棣爲燕王,讓他駐守應天,就是看上了朱棣的武功,讓他駐守應天也是爲了讓他抵禦北方的那些元蒙殘黨的進攻。而朱棣顯然是做的不錯,並且也正是因爲這些,讓他變得矯勇善戰,才能最終靖難成功,登上皇位。
因此,朱棣當然是明白,這順天府的重要性。要是他就在南京的話,將來韃子一旦大舉進攻,不說快馬飛報軍情的時間會慢上很多。即便是他在知道了之後,力排衆議,主動下旨軍隊集結出動,那也是要耗費時間的。
倘若他就坐鎮在順天,軍情一到,他馬上就能夠知曉。然後下旨集結軍隊。那樣的話,可能從事發到明君迎敵,恐怕一天的時間都用不了。
但是,即便是這樣,當他宣佈了準備遷都的打算之後,大殿之上還是跪滿了大臣,吵着嚷着不讓朱棣遷都,理由就是這祖宗的基業碰不得。甚至還有已經迂腐到了極致的大臣,摘下烏紗伸着脖子讓朱棣砍了,就爲了讓他不要遷都。
朱棣雖然生氣,但是面對這麼多人他也是沒有辦法,就反問他們倘若韃子來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