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商毅關心的,卻是這種火銃的生產週期,能不能大批量上馬,在短期內儘可能多生產一些。
孫和鼎告訴商毅,還有十二支火銃正在最後的組裝中,估計二三天就能出來,同時鐵工匠裏一共製造了十二臺鑽牀,毎臺鑽牀由十五名婦責任,一次三人推動,曰夜不停的加工趕製管銃,鑽制一跟銃管的時間只要六到七天,加上後期組裝調校,一支火銃所需的時間在十天以內,而且一次可以製出十二支來。
商毅知道,以目前穆陵關的製造水平,能夠達到這一步以經是非常難得了,不可能要求再高了。不過商毅還是再度向孫和鼎提出,雖然是搶工,但也不能降低質量標準,否則寧可慢一點。
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但很快麻煩就又來了,仍然還是商毅最頭庝的難民問題。
原來清軍在穆陵關下慘敗之後,退回到了沂水縣。儘管倫泰不想聲張,但出城的時候是四千多人,而回來的時候卻只剩下了兩千多人,而且一個個都垂頭喪氣,其中還有不少傷號。任誰也看得出來,清軍是打了一個大敗仗。
很快淸軍在穆陵關下,被商毅商千總帶領的人馬打了一個大敗仗的消息,就在沂水縣周圍附近傳揚開了。現在商毅的名字,在沂水縣,仍致周圍的其他幾個縣,都是赫赫有名的,而百姓們都深恨清軍,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個能打敗清軍的官員,也覺得十分解氣,因此還被一些人添油加醋,把穆陵軍怎樣打敗清軍的過程說得繪聲繪色。
於是有一些還沒有遭到清軍洗劫的村子也都開始向穆陵關方向逃竄,訖求避護。因此在穆陵關下,難民也越聚越多。沒幾天的功夫,就又聚隴了一千多人,都在穆陵關外住下。無論商毅怎樣派人勸說,就是不願意離去。
但現在穆陵關裏確實是再也容不下新的居民,就算能夠擠得下人,但糧食也難以維持,因此商毅和關裏的衆將只能狠下心腸,拒不開門,同時連施粥也不施。但就是這樣,百姓們仍然不願走,硬是賴在關外。商毅對此也沒有辦法,只好由他們去了。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登萊巡撫曾化龍遣派自己的兩名屬官,肖文軍和韓志來到穆陵關,巡察防範清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