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該死的奴材,沒有的東西,你還有臉回來見我嗎?”
倫泰跪伏在地上,雖然聽着辱罵,但卻一個字也不敢分辯,只是不住道:“是,是,是奴材該死,是奴材該死。”
罵倫泰的是一個年過五十的老年人,不過這人雖己不小,鬚髮都以己有些花白了,但身材頗高,行動矯健,絲毫也不遜色於年輕人。而且在舉手抬足之間,依然帶有十分威猛的氣勢,一看就知是一員猛將。這個人就是這一次清軍攻明的主將,奉命大將軍,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
阿巴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子,比現在的滿清皇帝皇太極年長一歲。儘管他在努爾哈赤的儲子中較爲年長,但母親伊爾根覺羅氏,出身一般,只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個妃子,在生前沒有受過努爾哈赤的寵幸,死後也沒獲過任何哀榮。因此也影響到阿巴泰在諸兄弟中的排位。
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極即位,阿巴泰封爲多羅貝勒。而在他的兄弟中,比他年長,排行第二的代善、第五的莽古爾泰、比他年幼的排行第十二的阿濟格、第十四的多爾袞、第十五的多鐸、甚至是叔伯兄弟阿敏、濟爾哈朗、就連代善的兒子嶽託都被封爲和碩貝勒。地位都在他之上。
到了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元,定宗室世爵,這時莽古爾泰和阿敏都己被皇太極爲排除異己而誅殺。剩佘的愛新覺羅氏中,代善封爲禮親王、濟爾哈朗封爲鄭親王、多爾袞封爲睿親王、多鐸封爲豫親王、還有代善的兒子嶽託封爲成親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爲肅親王,連阿濟格也封爲武英郡王、只有阿巴泰依然還是多羅貝勒,只是在“多羅”後面加了“饒餘”(滿語爲富裕之意)兩個字,以示差異。
爲此阿巴泰心裏也十分不平,多次口出怨言,也常被皇太極責罰,但卻從來沒有受過降爵或削爵的重懲。原因恰恰就在於,阿巴泰出身偏房,長期被排斥在最高權力核心以外,威脅不到皇太極的皇位,因此皇太極繼位之後,與莽古爾泰和阿敏的權力爭鬥,從來沒有波及到他。皇太極對阿巴泰還比較寬容。
而且阿巴泰較爲年長,因此也比諸弟較早參與征戰,較早建功立業,所以努爾哈赤在世時對他還是比較器重。皇太極繼位之後,又不放心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等人,阿巴泰還是可以得到不少征戰的機會。皇太極在位的主要征戰:如錦州之役、大淩河之役、錦州、松山之役,以及前四次徵明之役,阿巴泰基本都參加了,不過都是作爲部將或是副手。只有這一次,纔是首次出任全軍的主將。
以五十三歲的年紀,才首次得到獨領全軍的時會,阿巴泰自然十分珍惜,因爲自已的年紀也不小了,以後未必再有這樣的機會,同時也想建立功勳,爭取也爲自己弄個親王、郡王噹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