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來商毅是打算跟着船隻緩緩而行,接到吳甡的催檄之後,也只好加快進度,因爲想在浙江立足,在一開始還是要得到吳甡的支持,而且在浙江的局面也確實很緊了。於是商毅命令周少桓和羅遠斌兩人守護着船隊,繼續慢行,自己帶着三團和騎軍營放棄輜重,率先趕到南京,去給吳甡壯膽。並且又命段鵬帶一個偵察連,立刻改扮爲平民樣子,潛入浙江內部去打探消息。
分配之後,商毅帶着成進、成鋼、楊武丞等人出發,一路急趕,於九月十三日到達南京。
南京古稱金陵,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蹟衆多,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是一座歷史名城,而且明朝的官話並不是後世的北京普通話,而是南京話。
由於職業習慣,在進城的時候,商毅留意觀察一下南京的城防結構,南京城門素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內十三是指原來在城牆上依次所開的十三座城門,都與市內大街貫連,街道縱橫交織,主次分明,井然有條。
但由於南京城牆依地勢而建,位於東郊的皇宮紫禁城就離鐘山太近,于軍事防守十分不利,因爲彌補和加強南京京城防衛,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下令利用應天府城外圍黃土丘陵,建造60多公里長外圍土城,這座外城呈菱形,西邊外郭城垣未合圍,留下南北兩豁口分別延伸至長江邊。共計又開出十八個城門,此即爲一般所說南京“外城門十八”。不過在商毅穿越之前的那個時空裏,南京的這座外城早已被毀,但人們仍然使用這些城門名稱來作爲當地的地名。
南京城是依水而建的,只有東南兩面爲陸地,北有玄武湖,西有秦淮河,都可做南京的屏障,而且在南京的地外,除四周山川的天然屏障外,還修建了六座衛城。又經歷數代的修健之後,防禦結構設計得很合理。整座城市還分爲內城、外城兩部分,一但外城失守,守軍還可以退入內城,繼續抵抗敵人的進攻。
外城有長牆圍護,城牆高大,普遍都在四丈以上,十分堅固,外圍城牆寬達五丈,可容多騎並排而馳,不僅可以放置牀弩、投石器、火炮一類的大型城防武器,而且分爲上下兩層,守軍在下層,弓弩手在上層。既使敵人攻上城牆,也可以由下層的守將迎戰,弓箭手可以在上層從容利用城牆上的掩護,與敵軍周旋。而城樓更加宏大,高達六丈,可以府視全城,一覽無餘。用固若金湯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
不過商毅也知道,無論是在明清,還是近代的歷史上,南京依託堅城防守成功的例子並不多,甚致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無論是南明、太平天國,還有國民政府,其實都沒有守住南京,因爲當敵軍攻到南京城下的時候,基本上都以經大勢以去了,可見城防的強弱,並不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