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一番恩威並施下來之後,果然起到了相當大的效果。雖然人們對商家軍的說法還半信半疑,但致少都明白,反抗商家軍是死路一條,而且從商毅所說的情況來看,如果真的能夠照這樣做,還是不錯的。不過相比之下,華人對商家軍的信任度要更強一些。
散會之後,商毅又留下衆人住了一夜,並招待了他們一番,並給毎位頭人一些禮物,正所謂打一巴掌還要給個甜棗喫,因此衆頭人們對商家軍的好感也增加了一些,都覺得商毅也許說的是真的。
第二天各村社的頭人都離開了雞籠。而商毅將所有的華人代表都留了下來,另有安排。因爲商毅知道,在這個時代,在臺灣土著眼裏,中國人、歐州人都是外來人,誰對自己好就聽誰的,不能完全相信。這並非是商毅不信任士著,因爲在另一時空裏,荷蘭人獨佔了臺灣之後,就全力挑拔土著與華人之間的關糸,結果引發了不少華人與土著的內鬥。相比之下,華人的可靠性,要比土著人大得多。因此要在臺灣立足,就先要把他們抓住。
商毅首先向衆人保證,只要服從商家軍的統治,就會保護他們在臺灣的土地、財產安全。因爲以後還會有移民到來,因此求他們回去以後,劃定各自村子的範圍,提交戶籍和土地面積。並承認土地爲各戶家庭所有,五年以內,免除任何稅收。同時毎個村自己修建村寨,組織團練自保,實現村村聯防,並由商家軍派人教導他們訓練,如果商家軍從各村抽調團丁做戰,將會支付報酬。
衆人聽了,也都認爲商毅說的這些條件都不錯,其實毎個村子都有結團自保的想法,只是無人組織,又怕惹怒了西班牙人,引來報復。現在有商家軍來領頭,自然都原意。
隨後商毅又宣佈,將西班牙人命名帶有殖民色彩的名字全都取消,都改成後世所用的名字,雞籠也正式改名爲基隆,聖地亞哥城爲三貉角縣、至薩爾瓦多城改爲社寮島、聖多明哥城改爲淡水縣、噶瑪蘭改爲宜蘭。並且開始建立商家軍在這裏的初步統治基礎。
同時商毅又派遣阿科尼亞,帶十人乘船南下,和佔領臺南的荷蘭人接觸,宣告西班牙人以經被大明軍隊驅逐出了臺灣,要求荷蘭的臺灣大員官員派人到基隆來,協商雙方在臺灣共處的利益。
其實在這個時候,荷蘭人在臺灣的駐軍也不多,絕不超過六百人。就是在整個亞州,荷蘭的駐軍也只有三千多人。因爲現在荷蘭正忙於歐州的戰爭,想要大量增軍亞州,還要等到三十年戰爭結束之後。
但在佔領了臺灣北部之後,商毅並不打算趁勝進軍,全面佔領臺灣。因爲荷蘭可不比正在江河曰下的西班牙,就是丟了臺灣也無力反擊。而現在的荷蘭正正處於國力的上升期,在另一時空裏,十七世紀的後半段基本就是荷蘭人的時代,“海上馬車伕”就是從這個時候叫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