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其中最慘的就是程協祥和王柏兩人,當初鄭敬高威脅利誘兩人從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撤資,而回報就是讓他們加入隆興堂,終於打動了兩人。現在兩人撤資以後,到是都如願以償的進了隆興堂,但卻發現根本就收不到任何生絲了,而每個月要交的會錢、還有給鄭敬高的供俸卻一兩銀子也不能少,同時林之洋也和他們的斷絕了所有的生意來往,結果這兩個月以來,兩人不但沒賺到一分錢,還都虧了上萬兩銀子,而看看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那邊的興旺樣子,兩人心裏也是後悔不乙。
當然以隆興堂這些作坊的財力,就是一年不開張,也不是扛不住,但問題在於,現在看起來,降價根本就擠不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那麼自已還這麼硬挺幹嘛,而且在另一方面,【杭州時報】引導的輿論,也給他們帶來了十分沉重的壓力。
因爲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杭州時報】除了正刊之外,還連出了八期特刊,全力報導這次生絲大戰,發表了大量的評論文章,旗幟鮮明的指責隆興堂一方爲了擠跨對方,惡意降價,完全不顧絲農的利益,並給他們冠以吸血鬼、貪婪成性、冷漠無情、甚致是喪盡天良、沒有人性等惡名,並且極力稱揚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頂着對手不正當競爭的壓力,始終堅持收購價不降,重承諾、講信義,以信爲商、以仁待人等等。
而且【杭州時報】也不是單純的依靠評論文章指責隆興堂,還對絲農、旁觀者、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工匠、人員進行釆訪,這種新穎的方式也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而且也加強事實的說服力。也連帶着【杭州時報】的發行量也大増,每一期己達到三千份,其中有一千份都是在蘇州發行銷售。而且整個蘇州的社會輿論也幾乎是一邊倒的指責隆興堂。
鄭敬高可以不理民意,但隆興堂的各成員卻不能不理,雖然按中國古代的正統觀念,商人都是重利輕義,唯利是圖的人,其實商人都是相當重視自己的名聲和形像的,因爲這纔是他們經商的基礎,除了少數從事絕對壟斷經營,如鹽業之類以外,在任何時代,都不可能出現一個聲名狼藉之輩能在商場上站得住腳的。
隆興堂的各成員面臨的己經不僅僅只是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還有聲謄上的打擊,這纔是更爲重要的,因此就在五月一日,在隆興堂的各成員的一致要求下,全聚集在一起,討論對策。
面對着衆人的一致指責,趙平的心裏也不禁有些不安起來,好不容易等衆人稍稍平息了一點之後,趙平才道:“各位也是知道,新絲路絲綢織造廠早晚都是我們隆興堂的心腹大患,有它在,我們大家以後的日子就都不好過,因此我們纔要想辦法把他們擠跨,這也是爲了大夥兒以後的利益啊。何況我們都己經挺了兩個多月了,怎麼也不能半途而廢吧。”
羅道維道:“要是真的能把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給擠跨,我們大夥就是損失一點也就認了,但現在看起來這一招根本就沒有用啊,人家不是照樣過得很好嗎?既然是這樣,我們卻又何苦擔這個損失呢?到不如馬上就擡價,這樣還能夠收到一些生絲,今年也不致於顆粒無收啊。”
周寧華也道:“是啊,就算要繼續挺下去,多久纔是個頭呢?是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是一年還是兩年,總也要有一個時間限度吧。總不能是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一天不跨,我們就一天不擡價,一天不收生絲吧。他們要是十年也不垮呢?難到我們也要等十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