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商毅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也覺得十分好笑,他知道在另一時空裏,清廷入關,南明滅亡之後,從康熙十二年(1673年)開始就出一個朱三太子,從此之後,幾乎所有的反清勢力都是打出了朱三太孑這面大旗做爲號招。
實際所謂真正的朱三太孑,其實是崇禎的五子朱慈煥,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朱慈煥逃離了宮廷,改名換姓,到處顛簸流離,以教書餬口,就這樣過了五十多年,還娶妻生子,但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朱慈煥在汶上縣被清廷抓獲,儘管這時朱慈煥己是年過六旬的老者,但清廷仍然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的名議,將朱慈煥處死。
但清廷雖然處死了真的朱三太孑,卻並沒有使這場風波平定下來,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臺灣朱一貴起義,仍然以尊奉朱三太子的名號。因此朱三太子已經成爲一面不倒的旗幟。長期奮戰在反清復明第一線!事實上一直到乾隆年間,仍然還有人用朱三太子的名議反清起義,這位朱三太孑,都差不多成了老不死的怪物。
不過商毅到是沒有想到,在本時空裏,居然會冒出一個清廷山寨版的朱三太子來。當然商毅並沒有把這個睿親王皇太孫放在心上,就當是一個笑話而己。逃了就逃了吧,他也翻不出什麼大浪來,其實別說這個山寨版,就是在另一時空裏的所謂朱三太子,其實也從來就沒有真正對清廷的統制造成過多大的威脅,而清廷一聽到朱三太子就如臨大亂,其實是緣於對自己的統制不自信。
但內閣的官員可並不這麼想,雖然他們對這個所謂的睿親王皇太孫,並不是如芒在背一樣,但也頗爲緊張,畢竟対於滿人來說,睿親王皇太孫這面大旗還是很有號招力的,而且中國古代對農民起義、暴動這些事情都相當的敏感,因此有大臣就主張,應該立刻通報全國,說明這個睿親王皇太孫是假後,並且動用情報部進行追,一定要找出這個人來,斬草除根,永絕後患。也有官員認爲對滿清遺留下來的皇室成員應該加以監禁,而不是放在農場裏進行什麼勞動改造,因爲農場太不保險,萬一真的被滿人劫走,奉立爲主,可比這個山寨貨的威脅大得多。也有大臣認爲乾脆一點,把清廷皇族的男子殺光就算了,致少向福臨,多爾博這樣的直系男子不能再留着了,這才叫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但聽了這些意見,商毅卻搖了搖頭,笑道:“各位愛卿,不過就是一個假冒的滿人,追查當然是要追査,但又何必這緊張呢?就算是殺了他又能如何,就算是把清廷皇室全都殺光,就能夠都完了,想再找出一個冒充者來還不容易嗎?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因此要永保江山不失,不再於殺多少人,嚇住多少人,而在於我們自身保持強大,讓百姓安居樂業,使居者有屋,勞者有得,老有所養,幼有所愛,上下同心,朝野同力,這纔是治國大道,歷朝歷代,都是亡於內而非亡於外。”
衆人聽了,也都一齊拜服,道:“皇上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