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觀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百二十文?!還只是登記?!”柳獨峯已經察覺到了其中的問題,這些挑夫船工一月能有多少收入?一個月什麼都不幹,就要繳納一百二十文,這比朝廷的賦稅不知高了多少倍!?
“光是登記就要這個數目!漕工生活之困苦,這便是一大原因。所以這個金額我們要改,一個月收取會費三十文,分攤到每天也就一文,但柳捕頭可別小看這一份,就這一文錢,僅神都一地每日便可收取幫費數十兩。”
“然後就是抽成,漕幫需要運轉,當然也少不得錢財,之前潘錢翁十抽其三,且漕工要自己繳納稅款,我們將其改成十抽其一,並由我們統一向漕運司繳納稅款。”
“此外,還需要以漕運司的名義定下每日最低的工錢標準。以挑夫爲例,只要僱傭了,一日最低便需要支付工錢二十文,具體金額視貨物數量而定。並且這個銀錢由我們代漕工收取,這樣可以保證用工方老老實實地交錢。面對勞工,他們敢剋扣,但是面對漕幫,特別是背後站着官府的漕幫,他們不敢。”
柳獨峯聽着越發覺得自己一介武夫是有道理的,要是讓六扇門來做這個,可沒有這樣成熟可行的方案,朝中的文官果然心裏面滿是彎彎繞繞。
“面對商人、船主也是一樣的思路,同樣向漕幫繳納幫費,金額改爲原來的三分之一,可免其他各種名目的錢款。同時在向漕幫支付工錢之時,需要多繳納五分,作爲漕幫的管理費。”
楊清源將自己的簡單謀劃一一道出,還簡述了大致的盈利方式。
“對於商人來說,至少可以節約五成的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