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昌十四年八月裏,仲秋節之前,宮裏又放了一批宮人出去。
說起來,這都是當今聖上仁德。雖說宮裏放人是有定例的,隔幾年就有一回,可往前數,那會兒放人都是把老邁不堪驅使的放出來。這些人在宮裏待了一輩子,出來了既沒個家可投奔,也沒個營生能餬口,甚至有的人連在宮外如何過日子如何與人打交道都不會,放出去就是個死。宮裏放他們出來也根本不是什麼仁德,純粹是覺得他們幹不了活計,不願意白養這麼些閒人,是爲了甩脫包袱才把人驅趕出去的。
當今宮中放人,卻將那些年紀大些,無家可歸不願意出去的人留下了,卻將更年輕些人放出去,好些宮女還不到三十歲,出去了再嫁個人也不成問題。還有人家打聽着實信兒,請了官媒說合,好些宮人直接出了宮門就嫁了。
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回究竟放出去多少人,但有心人還是注意到,這回在宮籍上銷了檔的不止是宮人而已。有幾個低品級的采女,寶林和才人都悄無聲息的沒了蹤影。她們曾居住的宮室人去樓空,也帶走了數年積攢的金銀細軟。
畢竟同守活寡的日子相比,有的人還是願意離開這個大牢坑,帶着一筆額外得賞的嫁妝銀子出去過自在的日子。
高婕妤聽到這消息只是搖頭。
對於走的人,她有些豔羨,又有些唏噓,嘴上當然一向還是不服軟的:“真是想不開。出去了又怎麼樣?這世上對女子就這麼不公,外頭不過是個大點的籠子罷了,她們還以爲出去了能過什麼好日子呢。”
陳婕妤知道她一些就是嘴硬,也不揭穿,含笑將梨子削成一片一片的擺在小碟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