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舉取士以來,進士及第後都有隆重的慶典,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探花宴。皇帝親選同榜進士中最年輕且英俊的兩人充爲探花使,便遊名園,採摘名花,因而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詩句。雖然大夏朝不再有探花宴,但三甲遊街,總得有才貌都看得過去的進士纔好。因而歷屆探花通常都遴選俊秀之人的習慣便保留了下來。
唐音給阿霧的信裏也提到過唐秀瑾的事情,說她哥哥點了探花,並同衛國公家的顧惜惠訂了親。
唐秀瑾如今在翰林院任職,這一次來西海碼頭是送友人下江南。一行幾人在碼頭堤岸上勒馬而停,目光都忍不住地膠着在下頭河邊走的那羣女眷身上。
雖都知道這般打量是極不尊重的事情,但是年輕而慕少艾,這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斂聲屏氣,只盼着一股兒俏皮的風可以吹過去,將那窈窕姑娘的帷帽兜紗吹起來,叫人看看她的容顏。
果然有一陣輕風吹過去,這時候連馬的鼻孔裏也幾乎不噴氣兒了。那股風吹過去,眼看着吹起了一點那兜紗,卻彷彿跟人故意作對似的,忽然轉而向下,只輕輕拂起那姑娘似紗非紗的衣角,露出下頭一根兒嫩粉流蘇絡子,那絡子上繫着一個鎏金鏤空玲瓏球,風吹過去,那玲瓏球發出悅耳如樂曲的脆響。
這一聲脆鈴,悠悠盪盪地迴盪在一行青年的心間,直到那行女眷等車而去,他們的心上都還響着那鈴聲,眼睛裏也只有那一片衣角。
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唐秀瑾讀書經年,也沒讀到過自己的顏如玉,後來訂了親,顧惜惠又是才貌雙絕的京城雙姝之一,唐秀瑾敬重她,眼裏也就沒看過別人。
可不曾想,今日今時,此刻此地,那一片衣角,一聲脆鈴,一個倩影,不可預期地忽然間就敲響了他心底保留、潛藏的那片以爲今生都不可能出現的思慕。
卻說榮三爺一行,由榮達伺候着進了安國公府的角門,馬車直接駛到了垂花門口。
榮三爺在還沒踏上岸之前,已經派人去吏部遞了牌子,候着當今聖上的召見。但帝務繁忙,並不是每一個回任的官員都能覲見天顏,榮三爺得了話,排在後日面聖,這是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