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柒遲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衆人拾柴火焰高,丁老二平時也是個懂人情世故的,他的師傅和師兄弟幫起忙來也不惜乎力氣。木頭從山上運下來,不過七八日功夫就把鋪子建了起來。
一溜三間木房,兩間打通做了大堂,一間做竈間。屋後還攔了一塊地方做雜物倉房,待得按照薇兒的提議用青磚砌上爐子和火牆,屋子裏沒一會兒就變得溫暖如春了。新打的木桌,因爲趕工都沒有上漆,只刷了一層桐油。沒想到擺放好之後,倒顯出一種別樣的乾淨柔和。
丁薇帶着兩個嫂子進城找了家大雜貨鋪,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買了五十套青花碗盤,十幾個陶盆,還有諸多罈罈罐罐。雖然比預算多花了一兩銀子,但擺酒謝客那日,白胖的肉包子擺在素雅的碗盤裏,再加上那些油潤噴香的滷味,一端上桌子招待鄉鄰和幾位師傅,立刻得了大家的誇讚,怎麼看都比家裏黑乎乎的陶碗乾淨貴氣許多。
呂氏這幾日,帶孩子做飯,累得瘦了一大圈兒,但她依舊堅持踩着大雪去鄰村找了遠近聞名的神算宋瞎子卜了一卦,選了臘月初一這日開業。
到了那日一大早兒天未亮,丁薇就爬了起來,剁酸菜,拌肉餡,揉麪,累得滿頭大汗才把食材準備完。呂氏和兩個兒媳也都黑着眼圈兒,顯見昨晚都是沒睡實。三人一人端着面盆,一人端着餡兒盆,一人抱着鹹菜罈子就去了茶鋪子,至於丁老頭兒和丁老大這爺倆根本就住在鋪子沒回來。
丁薇舀了一瓢穀糠兌了些碎爛的白菜葉子,餵了雞鴨,又哄着大寶和福兒喫了半碗粥,末了怎麼想怎麼心裏長了草兒一般,不親眼看看鋪子開張上客,就是安靜不下來。
眼見太陽昇到了半空,她實在忍耐不住就把兩個孩子送到隔壁,求相熟的孫奶奶看顧一會兒。
孫奶奶是個精明又勤快的老太太,可惜年輕守寡,親生女兒嫁的遠,平日同丁家走動極多,相處親近。她見薇兒這般,就笑眯眯應了下來。
丁薇也不敢耽誤,大襖都沒披就深一腳淺一腳踩着大雪奔去了茶鋪子。結果遠遠就見到茶鋪子前邊的空地上停了一溜五六輛馬車,她眼睛忍不住就是一亮。待得再走近時候就聽屋子裏傳出二嫂歡快的招呼聲,偶爾還參雜着客人嚷着添包子的聲音,於是心裏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