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愧主持人,葉氏豐並沒着急勸楊景行而是先說自己,他是真正的農村人,父母更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討飯喫的農民,如今年過七十都還生活在老家受妹妹妹夫照看。那裏自然條件堪稱惡劣,冬春黃土滿天飛夏秋稀泥沒腳踝,當然現在好得多了。
魯林還是本色出演:“肯定是您出名後才變好。”
葉氏豐微笑:“並不是,我對家鄉沒做多少貢獻,家鄉卻哺育了我的一生……”
著名主持人的確對信念有發言權,打着赤腳上小學能讀完都算運氣,又燒高香唸了初中算是文化人了,居然又到市裏讀了中專在別人看來已經光宗耀祖,然後懷揣兩百塊北漂,在平京十三年間有地下室睡已經算好日子,2003年才終於走進央視大門,08年《本色中國》開播……
魯林都肅穆起來了:“你這樣的人太少了,全中國沒幾個。”
“不對!”葉氏豐簡直批評:“很多,中國十四億人中的一半農村人口……”
主持人說話就是好聽,強調自己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一路走當今天就是因爲始終懷着那種根植於故鄉的精神力量,所以遇到困苦挫折甚至侮辱陷害的時候能堅忍不拔,也因爲始終保持着那份淳樸所以得到更多的鼓舞幫助和對整個人生都極其重要的貴人扶持。可是現在變了,農村的孩子都向往大城市,甚至中國的孩子都向往西方世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鄉土情和精神力量正在消逝,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門對門的鄰居都互不認識……葉氏豐認爲這中情況“不僅可惜而且可怕”,所以纔有了他視爲生命的《本色中國》欄目,其實一開始策劃的節目名字叫《中國鄉村》,爲的就是喚醒那份情懷,雖然因爲多種因素節目最終效果不是很凝聚,但是能熱播這麼幾年也很讓人欣慰,說明那份情懷依然具有廣泛的認同。原來介紹土特產的《本色中國》背後有這麼高的立意,還是許維會隨機應變:“難怪看節目的時候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雖然你的主持風格是幽默風趣。”
魯林也會了:“感覺得到您對鄉村的那種人情世故很瞭解……”
許維點頭:“您跟那些普通老百姓能聊得起來,而且他們願意跟您聊。”
魯林嘿嘿:“還聊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