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近體詩共六十首
遊南陽白水登石激作南陽,唐時郡名,即鄧州也,隸山南東道。《方輿勝覽》:棗陽有白水,即白河。《一統志》:淯水,在南陽府城東三里,俗名白河。石激,在南陽府城東三里,淯水環流,爲一城之勝,可以御水患而障城郭,其堅完甃石猶在。
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島嶼佳境色,江天涵清虛。目送去海雲,心閒遊川魚。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
遊南陽清冷泉《一統志》:豐山,在南陽府東北三十里,下有泉,曰清冷泉。
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西輝逐流水,1盪漾遊子情。空歌望雲月,曲盡長松聲。
1蕭子範詩:“瞑景促西暉。”
尋魯城北範居土,失道落蒼耳中,見範置酒摘蒼耳作《居易錄》:魯城北有範氏莊,即太白訪範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者。琦按:杜甫有《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詩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予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何來吟《橘頌》?誰欲討蓴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疑即此人也。《埤雅》:《荊楚記》曰:卷耳,一名璫草,亦云蒼耳,叢生如盤。
今人以葉覆麥作黃衣者,所在有之。《爾雅翼》:卷耳,菜名也。幽、冀謂之襢菜,雒下謂之胡枲,江東呼爲常枲。葉青白色,似胡荽,白花細莖,可煮爲茹,滑而少味。又謂之常思菜,倫人皆食之,又以其葉覆曲作黃衣,其實如鼠耳而蒼色,上多刺,好著人衣,今人通謂之蒼耳。雁度秋色遠,日靜無雲時。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忽憶範野人,閒園養幽姿。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城壕失往路,1馬首迷荒陂。2不惜翠雲裘,3遂爲蒼耳欺。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爲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黎。4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飢。酸棗垂北郭,5寒瓜蔓東籬。6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7遠爲千載期。風流自簸盪,8謔浪偏相宜。9酣來上馬去,卻笑高陽池。101江淹詩:“飲馬出城濠。”呂延濟注:“濠,城池也。”壕、濠,古字通用。
2《說文》:“陂,阪也。”
3宋玉《諷賦》:“翳承日之華,披翠雲之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