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表
《通鑑》:天寶十四載十二月,安祿山以張通晤爲睢陽太守,與陳留長史楊朝宗將胡騎千餘東略地,郡縣官多望風降走,惟東平太守嗣吳王祗、濟南太守李隨起兵拒之。郡縣之不從賊者,皆依吳王爲名。十五載二月,上以吳王祗爲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三月戊辰,吳王祗擊謝元同,走之,拜陳留太守、河南節度使。五月,太常卿張垍薦夷陵太守虢玉巨有勇略,上徵吳王祗爲太僕卿,以巨爲陳留譙郡太守、河南節度使。至德二載十一月,張鎬率魯靈、來瑱、吳王祗、李嗣業、李奐五節度,徇河南、河東郡縣,皆下之。其赴行在,疑在徵爲太僕卿時事。《漢書》:徵詣行在所。顏師古曰:天子或在京師,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三輔黃圖》:行在所,天子以四海爲家,不以京師宮室居處爲常,則當乘車輿以行天下,車輿所至,奏事皆曰行在。《獨斷》:天子所在曰行在所。《十六國春秋》:天子以四海爲家,故行曰乘輿,止曰行在。
臣某言:伏蒙聖恩,追赴行在,臣誠惶誠恐,頓首頓首。1臣聞胡馬矯首,2嘶北風以跼顧;3越禽歸飛,戀南枝而刷羽。4所以流波思其舊浦,5落葉墜於本根。6在物尚然,矧於臣子。
1《齊東野語》:今臣僚上表所稱“誠惶誠恐”及“誠歡誠喜,頓首稽首”者,謂之“中謝”、“中賀”,自唐以來,其體如此。蓋臣某以下,略敘數語。便入此句,然後敷陳其詳。
2《古詩》:“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水經注》:胡馬感北風之思,遂頓羈絕絆,驤首而馳。晨發京城,食時至敦煌北塞外,長鳴而去。
揚雄《甘泉賦》:“仰矯首以高視兮。”劉良注:“矯,舉也。”
3潘岳《寡婦賦》:“馬悲鳴而跼顧。”劉良莊:“跼顧,踡跼顧盻不前也。”
4潘岳詩:“徒懷越鳥志,眷戀想南枝。”粱簡文帝詩:“銜苔入淺水,刷羽向沙洲。”
5張協詩:“流波戀舊浦。”
6張駿《東門行》:“休否有終極,落葉思本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