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敬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牛浦招贅在安東黃姓人家,黃家把門面一帶三四間屋都與他住,他就把門口貼了一個帖,上寫道:"牛布衣代做詩文。"那日早上,正在家裏閒坐,只聽得有人敲門,開門讓了進來,原來是蕪湖縣的一箇舊鄰居。這人叫做石老鼠,是個有名的無賴,而今卻也老了。牛浦見是他來,嚇了一跳,只得同他作揖坐下,自己走進去取茶。渾家在屏風後張見,迎着他告訴道:"這就是去年來的你長房舅舅,今日又來了。"牛浦道:"他那裏是我甚麼舅舅!"接了茶出來,遞與石老鼠喫。
石老鼠道:"相公,我聽見你恭喜,又招了親在這裏,甚是得意。"牛浦道:"好幾年不曾會見老爹,而今在那裏發財?"石老鼠道:"我也只在淮北、山東各處走走。而令打從你這裏過,路上盤纏用完了,特來拜望你,借幾兩銀子用。用。你千萬幫我一個襯!"牛浦道:"我雖則同老爹是個舊鄰居,卻從來不曾通過財帛;況且我又是客邊,借這親家住着,那裏來的幾兩銀子與老爹?"石老鼠冷笑道:"你這小孩子就沒良心了,想着我當初揮金如土的時節,你用了我不知多少,而今看見你在人家招了親,留你個臉面,不好就說,你倒回出這樣話來!"牛浦發了急道:"這是那裏來的話!你就揮金如土,我幾時看見你金子,幾時看見你的土!你一個尊年人,不想做些好事,只要'在光水頭上鑽眼--騙人'!"石老鼠道:"牛浦郎你不要說嘴!想着你小時做的些醜事,瞞的別人,可瞞的過我?況且你停妻娶妻,在那裏騙了卜家女兒,在這裏又騙了黃家女兒,該當何罪?你不乖乖的拿出幾兩銀子來,我就同你到安東縣去講!"牛浦跳起來道:"那個怕你!就同你到安東縣去!"當下兩人揪扭出了黃家門,一直來到縣門口,逼着縣裏兩個頭役,認得牛浦,慌忙上前勸住,問是甚麼事。石老鼠就把他小時不成人的亭說:騙了卜家女兒,到這裏又騙了黃家女兒,又冒名頂替,多少混帳事。牛浦道:"他是我們那裏有名的光棍,叫做石老鼠。而今越發老而無恥!去年走到我家,我不在家裏,他冒認是我舅舅,騙飯喫。今年又憑空走來問我要銀子,那有這樣無情無理的事!"幾個頭役道:"也罷,牛相公,他這人年紀老了,雖不是親戚,到底是你的一箇舊鄰居,想是真正沒有盤費了。自古道:'家貧不是貧,路貧貧殺人。'你此時有錢也不服氣拿出來給他,我們衆人替你墊幾百文,送他去罷。"石老鼠還要爭。衆頭役道:"這裏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牛相公就同我老爺相與最好,你一個尊年人,不要過沒臉面,喫了苦去!"石老鼠聽見這話,方纔不敢多言了,接着幾百錢,謝了衆人自去。
牛浦也謝了衆人回家。才走得幾步,只見家門口一個鄰居迎着來道:"牛相公,你到這裏說話。"當下拉到一個僻淨巷內,告訴他道:"你家娘子在家同人吵哩!"牛浦道:"同誰吵?"鄰居道:"你剛纔出門,隨即二乘轎子,一擔行李,一個堂客來到,你家娘子接了進去。這堂客說他就是你的前妻,要你見面,在那裏同你家黃氏娘子吵的狠。娘子託我帶信,叫你快些家去,"牛浦聽了這話,就像提在冷水盆裏一般,自心裏明白:"自然是石老鼠這老奴才,把卜家的前頭娘子賈氏撮弄的來鬧了!"也沒奈何,只得硬着膽走了來家。到家門口,站住腳聽一聽,裏面吵鬧的不是賈氏娘子聲音,是個浙江人。便敲門進去。和那婦人對了面,彼此不認得。黃氏道:"這便是我家的了,你看看可是你的丈夫?"牛奶奶問道:"你這位怎叫做牛布衣?"牛浦道:"我怎不是牛布衣?但是我認不得你這位奶奶。"牛奶奶道:"我便是牛布衣的妻子。你這廝冒了我丈夫的名字在此掛招牌,分明是你把我丈夫謀害死了,我怎肯同你開交!"牛浦道:"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見得便是我謀害你丈夫?這又出奇了!"牛奶奶道:"怎麼不是!我從蕪湖縣問到甘露庵,一路問來,說在安東。你既是冒我丈夫名字,須要還我丈夫!"當下哭喊起來,叫跟來的侄子將牛浦扭着。牛奶奶上了轎,一直喊到縣前去了,正值向知縣出門,就喊了冤。知縣叫補詞來。當下補了詞,出差拘齊了人,掛牌,第三日午堂聽審。
這一天,知縣坐堂,審的是三件。第一件,"爲活殺父命事",告狀的是個和尚。這和尚因在山中拾柴,看見人家放的許多牛,內中有一條牛見這和尚,把兩眼睜睜的只望着他。和尚覺得心動,走到那牛跟前,那牛就兩眼拋梭的淌下淚來。和尚慌到牛眼前跪下,牛伸出舌頭來舐他的頭,舐着,那眼淚越發多了。和尚方纔知道是他的父親轉世,因向那人家哭着求告,施捨在庵裏供養着。不想被庵裏鄰居牽去殺了,所以來告狀,就帶施牛的這個人做幹證。向知縣取了和尚口供,叫上那鄰居來問。鄰居道:"小的三四日前,是這和尚牽了這個牛來賣與小的,小的買到手,就殺了。和尚昨日又來向小的說,這牛是他父親變的,要多賣幾兩銀子,前日銀子賣少了,要來找價,小的不肯,他就同小的吵起來。小的聽見人說:'這牛並不是他父親變的。這和尚積年剃了光頭,把鹽搽在頭上,走到放牛所在,見那極肥的牛、他就跪在牛眼前,哄出牛舌頭來紙他的頭,牛但凡舐着鹽;就要淌出眼水來,他就說是他父親,到那人家哭着求施捨。施捨了來,就賣錢用,不是一道了。'這回又拿這事告小的,求老爺做主!"向知縣叫那施牛的人問道:"這牛果然是你施與他家的,不曾要錢?"施牛的道:"小的白送與他,不曾要一個錢。"向知縣道:"輪迴之事本屬渺茫,那有這個道理?況既說父親轉世,不該又賣錢用。這禿奴可惡極了!"即丟下籤來,重責二十,趕了出去。
第二件,"爲毒殺兄命事",告伏人叫做胡賴,告的是醫生陳安。向知縣叫上原告來問道:"他怎樣毒殺你哥子?"胡賴道:"小的哥子害病,請了醫生陳安來看。他用了一劑藥,小的哥子次日就發了跑躁,跳在水裏淹死了。這分明是他毒死的!"向知縣道:"平日有仇無仇?"胡賴道:"沒有仇。"向知縣叫上陳安來問道:"你替胡賴的哥子治病,用的是甚麼湯頭?"陳安道:"他本來是個寒症,小的用的是荊防發散藥,藥內放了八分細辛。當時他家就有個親戚,是個團臉矮子,在傍多嘴,說是細辛用到三分,就要喫死了人。《本草》上那有這句話?落後他哥過了三四日才跳在水裏死了,與小的甚麼相干?青天老爺在上,就是把四百味藥藥性都查追了,也沒見那味藥是喫了該跳河的,這是那裏說起?醫生行着道,怎當得他這樣誣陷!求老爺做主!"向知縣道:"這果然也胡說極了。醫家有割股之心;況且你家有病人,原該看守好了,爲甚麼放他出去跳河?與醫生何干?這樣事也來告狀!"一齊趕了出去。
第三件便是牛奶奶告的狀,"爲謀殺夫命事"。向知縣叫上牛奶奶去問。牛奶奶悉把如此這般,從浙江尋到蕪湖,從蕪湖尋到安東:"他現掛着我丈夫招牌,我丈夫不問他要,問誰要?"向知縣道:"這也怎麼見得?"向知縣問牛浦道:"牛生員,你一向可認得這個人?"牛浦道:"生員豈但認不得這婦人,並認不得他丈夫。他忽然走到生員家要起丈夫來,真是天上飛下來的一件大冤枉事!"向知縣向牛奶奶道:"眼見得這牛生員叫做牛布衣,你丈夫也叫做牛布衣,天下同名同姓的多,他自然不知道你丈夫蹤跡。你到別處去尋訪你丈夫去罷。"牛奶奶在堂上哭哭啼啼,定要求向知縣替他伸冤。纏的向知縣急了,說道:"也罷,我這裏差兩個衙役把這婦人解回紹興。你到本地告狀去,我那裏管這樣無頭官事!牛生員,你也請回去罷。"說罷,便退了堂。兩個解沒把牛奶奶解往紹興去了。
自因這一件事,傳的上司知道,說向知縣相與做詩文的人,放着人命大事都不問,要把向知縣訪聞參處。按察司具揭到院。這按察司姓崔,是太監的侄兒,廕襲出身做到按察司。這日叫幕客敘了揭帖稿,取來燈下自己細看:"爲特參昏庸不職之縣令以肅官方事",內開安東縣知縣向鼎許多事故。自己看了又念,唸了又看,燈燭影裏,只見一個人雙膝跪下。崔按察舉眼一看,原來是他門下的一個戲子,叫做鮑文卿。按察司道:"你有甚麼話,起來說。"鮑文卿道:"方纔小的看見大老爺要參處的這位是安東縣向老爺,這位老爺小的也不曾認得,但自從七八歲學戲,在師父手裏就唸的是他做的曲子。這老爺是個大才子,大名士,如今二十多年了,才做得一個知縣,好不可憐!如今又要因這事參處了。況他這件事也還是敬重斯文的意思,不知可以求得大老爺免了他的參處罷?"按察司道:"不想你這一個人倒有愛惜才人的念頭。你倒有這個意思,難道我倒不肯?只是如今免了他這一個革職,他卻不知道是你救他。我如今將這些緣故寫一個書子,把你送到他衙門裏去,叫他謝你幾百兩銀子,回家做個本錢。"鮑文卿磕頭謝了。按察司吩咐書房小廝去向幕賓說:"這安東縣不要參了。"過了幾日,果然差一個衙役,拿着書子,把鮑文卿送到安東縣,向知縣把書子拆開一看,大驚,忙叫快開宅門,請這位鮑相公進來。向知縣便迎了出去。鮑文卿青衣小帽,走進宅門,雙膝跪下,便叩老爺的頭,跪在地下請老爺的安。向知縣雙手來扶,要同他敘禮。他道:"小的何等人,敢與老爺施禮!"向知縣道:"你是上司衙門裏的人,況且與我有恩,怎麼拘這個禮?快請起來,好讓我拜謝!"他再三不肯。向知縣拉他坐,他斷然不敢坐。向知縣急了,說:"崔大老爺送了你來,我若這般待你,崔大老爺知道不便。"鮑文卿道:"雖是老爺要格外抬舉小的,但這個關係朝廷體統,小的斷然不敢。"立著垂手回了幾句話,退到廊下去了。向知縣託家裏親戚出來陪,他也斷不敢當。落後叫管家出來陪,他才歡喜了,坐在管家房裏有說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