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年客東都[一],所歷厭機巧[二]!野人對腥羶,蔬食常不飽[三]。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四]?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五]!李侯金閨彥[六],脫身事幽討[七]。亦有梁宋遊[八],方期拾瑤草[九]。
這是天寶三載(七四四)所作。是杜甫贈李白最早的一首詩。前八句自敘,後四句方及李白。
[一]東都,洛陽。
[二]這句詩說明社甫對上層社會的憎惡。所歷,是凡所經厲。見得沒有例外,全是些好刁巧詐的東西。
[三]野人,杜甫自謙。擅,牛羊之屬;腥,魚類。朱門大戶,頓頓魚肉,杜甫既不習慣,又憎厭這般人,故有“蔬食常不飽”的話。
[四]青精飯,用南燭草木的葉子,雜莖皮煮取汁,浸米蒸飯,即作青色。據說,食之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