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吾聞天子之馬走千里,今之畫圖無乃是[一]?是何意態雄且傑[二],駿尾蕭梢朔風起[三]。毛爲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焰雙瞳方[四]。矯矯龍性含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五]。伊昔太僕張景順,監牧攻駒閱清峻[六]。遂令大奴字天育[七],別養駭子憐神俊[八]。當時四十萬匹馬,張公嘆其材盡下[九]。故獨寫真傳世人,見之座右久更新[一〇]。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一一]。如今豈無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一二]!
這大概也是天寶末年所作。天育,馬廄名,驃騎,猶飛騎。詩分三段,首段描寫畫馬,因起二句用真馬作陪,故“是何”六句,句句說真馬,即句句是畫馬,特覺生動。“伊昔”八句爲第二段,追敘畫馬來歷,同。時反映了當時養馬盛況。“年多”四句爲未段,從畫馬空存,翻出異材常有,只是如今無人識得。嘆馬實自嘆,作詩主意所在。
[一]無乃,只怕的意思。是推測之詞。
[二]是何二字與無乃相呼應,意在證明自己的推測。是,指畫的馬。
[三]蕭梢,搖尾的樣子。朔風起,朔風爲之起。
[四]二句實寫馬形。縹,淡青色。《太平御覽:獸部》八引伯樂《相馬經》:“眼欲得高,眶欲得端正,睛欲如懸鈴紫豔光。”
[五]二句虛寫馬神,矯矯,桀驁的意思。古人多以龍擬良馬,含變化,有多種多樣的神態。天骨,天生的骨格。
[六]此下八句追溯畫圖的來歷,足見當時養馬的盛況。“伊”是發語詞,無意義。《新唐書:
兵志》:“馬者,兵之用也。監牧,所以蕃馬也。監牧之制,其官領以太僕。幾馬五千爲上監、三千爲中監、餘爲下監。皆有左右,因地爲之名。”張說《隴右監牧頌德碑序》雲:“開元元年,牧馬二十四萬匹,十三年,乃有四十三萬匹。上(玄宗)顧謂太僕少卿兼秦州都督張景順曰:吾馬蕃息,卿之力也。”馬二歲曰駒。攻是攻治,即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