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畢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甲午,詔:“自今京朝、幕職、州縣官等,不得輒獻詩賦、雜文;若指陳時政闕失、民間利害、直言極諫書,即許通進。其有宏才奧學爲人所稱者,令投獻於中書,宰相第其臧否上之。”
乙未,遼下詔戒諭中外官吏。
丁酉,遼主命錄囚,雜犯死罪以下釋之。
以劍南西川招安使王繼恩爲宣政使、順州防禦使。繼恩有平賊功,中書建議,欲以爲宣徽使,帝曰:“朕不欲令宦官干預政事。宣徽使,執政之漸也。止可授以它官。”宰相力言繼恩功大,非此不足以賞。帝怒,深責宰相等,因議別立宣政使名以授之。
左諫議大夫、知審刑院許驤等上《重刪定淳化編敕》三十卷,詔頒行之。
王小波、李順之初作亂也,朝議欲遣大臣尉撫,參知政事趙昌言獨請發兵捕斬,議久不決。賊連陷邛、蜀等州,始命王繼恩等分路進討。繼恩握重兵,久留成都,專以宴飲爲務,每出入,前後奏音樂,又令騎兵持博局、棋枰自隨,縱所部剽掠子女金帛。餘賊迸伏山谷間,郡縣有復陷者。帝屢遣使督戰,意頗厭兵。會昌言攝祭太廟,齋宿中書,因召對滋福殿,昌言即於帝前指畫攻取之策,帝甚喜。癸卯,命昌言爲川、峽兩路都部署,自繼恩以下並受節度。昌言懇辭,帝不許,厚賜遣行,別賜手札數幅,親授方略焉。
峽路行營破賊帥張餘,復雲安軍。
李繼遷遣其弟延信奉表待罪,且言違叛事出保忠,願赦勿誅。帝召見延信,面加慰撫,錫賚甚厚。
九月,有司詳定大射儀,並圖來上。帝謂宰相曰:“俟弭兵,與卿等行之。”
上以蜀寇未平,工部尚書辛仲甫素著恩信,將令輿疾招撫,會疾甚,不可遣。先是參知政事蘇易簡薦樞密直學士、虞部郎中張詠可屬西川事,於是詔詠知益州,得便宜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