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譑。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於江,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
凡東山經之首,自木敕螙之山以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狀皆人身龍首。祠:毛用一犬祈,耳申用魚。
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涮湣澤。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軨,其鳴自譑,見則天下大水。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而無木,多鳥獸。
又西南四百里,曰嶧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進裏,至於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其中多珠鱉魚,其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木丹,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其鳴自譑,見則螽蝗爲敗。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