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雨堂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時朝房內與沈御史厚交的官員,你言我語,都說沈國清不通情理,將王封誥命夫人,不備棺成殮,暴露屍骸於土中,原是欺君重罪。今被包拯拿定破綻,倘或起屍,被他救活,沈國清難免過刀而亡了。
不言奸黨紛紛議論,且說包拯自己忖度,倘將孫武縱回,只恐他情虛要尋短見,反爲不美,即令張龍、趙虎,領了三般國寶,又邀了孫侍郎帶同沈御史,往他府衙而去。只有孫兵部倒也心上不安,不知包拯果能起屍與否,又見他邀了孫武兄弟,以故放心不下,便同至沈府而來。
當日包公緣何抹煞李太后之事不提,單奏楊、狄、孫、沈之事,只因尹氏的屍骸過不得七天,倘至七天,就難以還陽了,故以救活性命爲先,將李太后之事暫且丟下。
且說包公進了御史衙,孫家兄弟並至,沈御史只得引至裏廂,大小衙役房吏人等,喫驚不小,議論紛紛,不明大人犯了何法,包公來抄沒家產。當日沈御史指明埋屍之所,包爺與孫家兄弟,一同舉目,果見一叢月桂,是新種植之象。包爺立差萬花樓··排軍,將泥土扒開,扒去泥土,仍覺陰風慘慘。穴內女屍,面目如生,略不改色。包公嘆息道:“可憐一位賢德夫人,遭此一難!”二孫兄弟,也覺駭然。沈御史見了,心中煩悶,默默不言。包公又道:“這屍骸是你妻否?”沈御史說:“是。”
包公又吩咐董超、薛霸二役,小心細細起屍。兩個排軍領命,即將屍骸悠悠扶起,安放僻靜所在,又命張、趙二人,將溫涼帽子戴在夫人頭上,還魂枕扶置首下,返魂香放在身上,令四排軍遠離,令丫環侍女近前。
二孫兄弟,心中焦悶,不想包黑之言,完全應驗。正要別了包拯回衙,只見包公冷笑道:“排軍速將孫侍郎拿下!”他是朝廷重犯,哪裏放得?此法律當然。排軍領命,即上前將孫侍郎拉定。孫兵部見了大怒,挺胸直前,喝道:“包拯!你非奉旨,怎生胡亂拿人?快些放了吾弟,萬事全休,若不依時,與你一同面君。”包公冷笑道:“這案子有你令弟在內,他原是朝廷犯人,是非且待尹氏活了,再分皁白,若詢問後有罪時,應該究辦,倘若錯拿無辜,定罪下官。大人且請回衙,休得多管。”原來孫兵部仗着龐洪之勢,黨羽相連,橫衝直撞,欺侮同僚,單懼包拯的硬性,當日含怒不言,吩咐打道回到龐府,另有一番忿話,不提。
單表包公令排軍兩人,押了孫武、沈國清,一同收禁天牢。
但侍郎不上刑具,只因未奏君命,止拘阻他不得回衙,恐衆奸黨等,又生枝節。當日沈府家人,僕婦,個個嚇得驚慌失措。
包爺在御史府中,只待救活了尹氏,然後回衙問供。又吩咐公堂上面,炷上名香,包爺下跪,叩禮當空,告祝上蒼,過往神祗,地府閻君,本都城隍,伏惟鑑察,說明奸臣誤國之由,立心秉公報國之意。禱告已畢,仍起而坐於公堂。自有沈府家丁,遞送茶湯。是日天晚,將近黃昏,另行佳釀美餚。送與包公用畢。不表。
且說孫兵部來到龐府謁見國丈,龐太師聞言呼道:“賢婿你到沈府去過,可知事情怎辦?”孫兵倍道:“岳丈大人,休要提起,可惱這包黑全無半分情面,一到沈府,果然於泥土內起出一女屍骸,面目如生,並末腐消。又將吾弟攔阻留下,說他是案內之人,難以釋放,因與沈兄一併收禁了。倘若尹氏果被這包黑賊救活還陽,只憂究明此事,吾弟與沈兄即難逃遁了。”龐太師聽罷,不勝煩惱。又深恨包拯不往陳州,特趕回朝,偏究此事,老夫也有干係,日夕使吾不安。便道:“賢婿,吾想沈國清平日之間,十分精細能幹,今此事愚呆了。妻死緣何不備棺槨埋葬,胡亂埋於土內?況屬冬天,自然肉體不消化了。聖上三般還魂活命寶貝,出在東洋高麗,太宗時入貢,留傳至今。前者包拯曾救過被冤兩命,今尹氏又經包公領辦,必能復活還陽。被他究出真情,二人正法,難免一刀之慘,連老夫也有礙的。”今日事情破綻盡泄,即深宮通線,也難解救得兩人之命。”孫兵部聽了,長吁一聲道:“可憐吾弟一命,斷送於包黑賊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