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費只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回說到拜鴛女史,編著一部《欠愁集》,集中都記着納山才女雙卿的事。這雙卿詞中有"舊愁還欠"這一句,所以在集上署這"欠愁"二字。拜鴛喜讀《西青散記》,繡餘無事,將《散記》次第甄錄。搓脂滴粉,不過留着閨閣中的鴻爪,那知竟附入香豔小品中。
論到那《西青散記》,原是金壇史悟岡的著作。梧岡風流鐫雅,喜在山寺讀書。綃山翠嶰青巒,橫空無際,這些槎枒古木,零落斷苔,都有奇崛、蒼涼的風趣。山左一片瀑布,流入清溪。六六文鱗,石旁可數。山半便有一古剎,鑿崖作佛,結茅居僧。下下高高,又沿着石棧天梯,造成平廊一帶。廊外箯娟修竹,夾雜些紅紫山花。悟岡下榻廊中,領略這蔬筍的雋味。
山下有個小小村落,酒帘茶社,左右參差,其餘盡是農家,卉服黃冠,荷鋤來往。這些天真爛漫的婦女,春耕饁飯,秋收打稻,熙熙皞皞,並無一點的愁怨。到得冬間,自有那老學究來開冬學,什麼《三字經》、《百家姓》、《日用雜字》,都算是絕好課本。
不道這私塾鄰家,有一個垂髫女子,名叫雙卿,不脂而紅,不粉而白,盈盈十五,不啻寧蘿之西施也。每聞村童讀書聲,喜躍若有所悟。村中人皆蠢蠢如鹿豸,誰復以文字相授者?雙卿精於女紅,輒售資以易詩詞等書。暇或閒臨小楷,娟秀端麗,與衛夫人簪花格相似。且能於一桂葉上寫心經,莫不詫爲工巧。
悟岡平視之,雙卿不以爲侮,然其年十八矣。悟岡以秋試晉省,歸家度歲,次春復往寺中,知雙卿已適一週姓農,目不識丁,且長雙卿十歲。悟岡持繡囊絲帨之屬,託言姻眷,投贈雙卿。
雙卿什襲藏之,囑以後弗復爾爾。
幸周姓亦居山麓,晚炊晨汲,亦時見雙卿蹤跡。而雙卿避嫌守禮,不復與悟岡交一語。段玉函頗豔其事,嘗至山寺來訪梧岡。與悟岡登山晚望,猶見雙卿執畚戶外,旋攜竹籃種瓜匏於橋西也,眉目清揚,意兼涼楚,爲之大息久之。次晨得一芍藥葉,粉書《烷溪沙》詞道: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麥上場時。
汲水種瓜偏怒早,忍煙炊黍又嫌遲,日長酸透軟腰支。
悟岡讀罷道:"哀豔極矣!"又得一玉簪葉,粉書《望江南》詞道:春不見,尋過野橋西。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