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費只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回說到朱氏三弟兄,投宿旅館,看那題壁的詩稿。這些詩大半都是閨閣口吻,或是倉皇避難,誦述流離;或是勉強從人,自份憔悴。那大江南北,自從被洪、楊一劫,真弄得城亡家破。憑你大家閨秀,也雜着難婦隊裏,暮宿晨徵。這些城鄉婦女,如同驅逐羊豕,蓬頭跣足,慘不忍睹。好在幾個首領,不通文墨,纔敢在壁上橫七豎八,寫這幾句,說說苦況。東邊壁上,有錢塘難婦朱袁氏幾首,都被灰塵掩着,零零碎碎。看得幾聯道:"羞君鏡裏三分瘦,愧作人前半點癡。"又道:"千里關山三寸管,半江風雨一番愁。"又道:"已破繡鞋經雨滑,半垂羅帕障風微。"這也不勝幽怨了。只有《對鏡》一絕,算是完全。那詩道:舊歡如夢事如生、飄泊天涯抱病身。
誰是與依同下淚,相憐只有鏡中人!
下面寫着時年二十四。還有武陵十五齡難女的三首,後面和作不少,也無從一一詳記,只錄其原作道:生小盈盈翡翠中,那堪多難泣途窮。不禁弱質成囚繫,衣自闌珊首自蓬。
垂垂紺發未瓜期,錦帳羅幃夢已稀。魂化杜鵑應有日,壁間先寫斷腸詩。
一絲殘息自奄奄,淚落衣裳血色鮮。漫計禿毫空寫怨,有心人見定相憐。
這錢塘武陵,都是浙江杭州的地名。爲什麼少女幼婦,盡向北邊避難?因爲洪、楊兩度擾亂,杭州巡撫羅遵殿、王有齡,先後殉節,這班逃出的難民,無路可走,無家可奔,只有北方京津,尚是寧謐,閒關跋涉,來尋這一線生機,所以有這種詩句。便是江南一帶,婦女北奔的,亦屬不少。那壁上又有一律道:蕭然行李此經過,只爲年荒受折磨。踏破繡鞋穿竹徑,吹殘雲鬢入風渦。叩門乞食推恩少,仰面求人忍辱多。欲賦歸與歸未得,夕陽回首淚滂沱!
詩後寫的是雨辰三歲,江南大亂,流亡殆盡,餘與小姑摒擋北行,中途被劫;沿途乞食,小頓津沽,聞夫族已備車駕相迓矣!回首前事,不禁泫然,感而題此。吳門女子潘王瑛識。
旁邊三首,尤其淒涼。那詩道:銀紅衫子半蒙塵,一盞孤燈伴此身。恰巧梨花經雨後,可憐零落不成春。
終日如同虎豹遊。含情默坐恨悠悠。老夫生妾非無意,留與風流作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