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費只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時,美國已有了中國的學生,官費自費,都歸公使館保護。各學生畢業回國,廷試授職,便算是識時務的人材。大約日本較多,英法次之。日本是道近費省,語言文字又比他國便利,什麼速成科,簡易科,多則年半,少則一年,一樣給文憑,稱學士,所以趨之若鶩。英文是便於商界,法文是便於公牘,各省停了科舉,只有這條出路,自然乘風破浪地去了。但是,這班學生大都年輕貌俊,往往同彼邦女子,發生戀愛。便是嚴重取締,這種祕密的勾當,究竟官廳防範所不及。只苦於彼邦女子,容易受留學生的欺騙,無論始亂終棄,聲名弄得稀糟;即使海誓山盟,相攜回國,也有富貴易妻的行動。逼得這方面萬不得已,只好束裝歸去,反說他有意離婚。
英國有個留學生李方,同英女拍爾利結縭已久。起初是感情極好,互相慕悅,在甘別立地方,聯成姻眷。到得遄返以後,還向英使署請求移轉國籍,歸隸廣東。不知這樣愛弛情遷,使英女無可駐足,趁着英女歸寧的時候,竟用大理寺推事名義,遣報赴順天府府尹衙門,提出"離婚"二字。這不是胡鬧嗎?
那李方的原呈道:具呈大理院推事李方,遣報家人李興,爲呈請諮行事:竊職系廣東長樂縣人,自幼留學英國,於光緒二十五年,在甘別立與英國人拍爾利結婚。三十一年畢業回國,遂將拍爾利帶回。
現因拍爾利不守婦道,復於三十四年一人回英國,至今不歸,並來信言伊不返,實系彼此情願離異。爲此理合取具同鄉京官印結,並拍爾利親筆來信,一併呈請尹堂大人查覈。照例諮行外務部,轉諮英公使館辦理。伏乞准予施行,實爲德便。
府尹接到這項呈文,是破題兒第一遭,從來不曾辦過。便向幕府商議,還是準與不準,諮與不諮?有的說:"這種片面的話,只靠着一封郵信,並且信內只言不返,不言願離,我們何苦爲了他去惹起交涉?應該不準。"有的說:"這李推事,自己娶外婦,離外婦,與官廳什麼相干?從前並不在順天府註冊,如今倒要順天府出諮,照此辦下去,順天府着實管不了。
應該不準。"有的說:"留學生出洋,不曾讀書,先要結婚;既然結婚,又想離婚。外國女子自來自去,儘可聽其自然,把娶外國婦人的,做個殷鑑,也是好的。應該不準。"有的說:"他既要外務部轉諮英使,儘可叫他逕呈外務部。應該不管。"有的說:"他帶這英女來國,在那處移轉國籍,該在那處請求離婚,應該不管。"府尹道:"諸尹的說話都有見識。我也抵樁不準。況且這項呈文,實在混同得很,不守婦道,也須有個確據。言伊不返,如何便認離異?留學生下筆,真正異常率易。"幕友道:"這李方還是推事,算懂法律的。呈文格式,才能不錯,不然糊里糊塗,滿嘴別字,這纔可笑呢。"記得有個留學翰林,致書把何秋輦中丞,"輦"字寫做"輩"字,又有一個"宄"字認做"究"字。有人謔以一聯道:輦輩同車,夫夫競作非非想。
宄究異穴,九九先從八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