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費只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回說到各省駐防婦女殉難,第一個算是趙餘氏,一門五口,死得最決最慘。江寧的將軍鐵良,早想棄營遠遁,只礙着張勳,偏要死戰,帶着十八營辮子軍,將險要地方,重重固守,各省革命的聯軍,倒也奈何他不得。可惜這時韻江寧,雖則有什麼烏龍山、幕府山,做個外蔽,神策門、太平門、儀鳳門,做個內蔽,究竟對江浦口一帶,全被敵佔了;下游鎮江一帶,又被敵佔了,四無屏翰的江寧,聯軍又着着進,步步逼,單靠張勳晝夜督率,也不過互有勝負。他總道請援的電報進去,一定助械助餉,哪知袁世凱寥寥數語,說"急切無可應援"。這不是叫張勳棄城嗎?布政使李瑞清,江寧府楊鍾羲,又偷偷的跑了。張勳料無結果,便與張人駿、鐵良商議,派員向聯軍司令講和。張、鐵巴不得這一着,擬好四條綱領,叫部將胡令宣前往達意。偏是聯軍方面,對着不傷民命,不殺旗人,準令張、鐵出城,色色遵教,獨不許張勳帶兵北上。張勳氣得鬚髯直豎,要同聯軍拚個你死我活。張、鐵二人恐怕大事決裂,性命難保,再三勸住張勳。
張勳回到衙門裏,還是恨聲不絕,不知怎樣被愛妾小毛子一說,居然俯首帖耳,帶着小毛子先走。張、鐵等如同逢了恩赦,從此又是富翁,又是遺老,怕不有人尊重嗎?只是苦了江寧的人民,在硝煙彈雨裏過日子,真弄得人亡家破,子散妻離。
那些駐防營裏的官兵,抱着種族思想,情願捨生取義。佐領盛成,防禦哈朗阿,防禦南山,防禦松柏,驍騎校培秀,前鋒興發錦秀,生員富勒渾布汝霖,此外教練官恩錫,隊官彭興,執事官魁穠等,被戕的被戕,自盡的自盡,不能不佩服他們的忠義。至於婦女裏面,盛成的妻趙氏,哈朗阿的妻張氏,是藥庫焚死的;南山的妻某氏,也是自焚的;松柏的妻女,也是自焚的;培秀的妻甘氏,也是自焚的。
這趙餘氏本是餘慶雲的女兒。慶雲在江寧駐防營裏,算是祭酒。他女兒深明大義,侃侃同婦女們講節操,談禮教,大衆都叫他餘大姑娘,後來嫁了趙培善。培善不過是六品官兒,前妻遺下來,倒有子女五人,靠着培善這點薄俸,親操井臼,家境倒也裕如。兒子鳳藻,考了一名馬甲,替他娶個媳婦兒。媳婦關氏,居然善事舅姑。餘氏便有人分勞了,又把大女兒嫁到盛成家裏。培善升了一級,鳳藻又補了領催。餘氏帶着三個小女兒,歡歡喜喜,一門雍睦乙鄉黨都贊培善的內助好。不道江寧城外有了戰事,將軍通飭將佐,隨同防守。起初不過隱隱聽見槍炮聲,漸漸看見火光了,漸漸飛進子彈來了。餘氏對着培善道:"你是國家的武官,應該馬革裹屍的,便想草間偷活,敵人也未必容得你。你還是殫心王事得好,不必來顧慮家室。
我想把鳳藻放出城去,存得趙家一塊肉。算你還有後人。你道好麼?"培善拜謝道:"依你便了。敵兵一日不退,我也一日不家來了。"餘氏收集點散碎銀兩,交與鳳藻,母子、夫妻、姊妹痛哭一場。鳳藻雜在難民裏出了駐防營。外面神策、儀鳳兩門,同時並破。將軍已跟着總督,逃得不知去向。營裏兒啼女哭,四散奔亡,夾着些地痞、流氓擄掠姦淫,無所不至。餘氏聽得盛成全眷,都赴火藥庫裏去同殉,挈着一個媳婦,三個女兒,匆匆趕到,已擁擠得無可插足。正在榜徨四顧,陡然砰訇一響,屋瓦齊飛,斷頭殘骸,紛紛外墮。餘氏知道大女兒也在劫內,灑了幾點痛淚,返身走到五龍橋旁,將河水望了一望道:"該在水裏死,不在岸上亡。這是我等葬身的地方!"說時遲,那時快,早已竄入中流,打了幾個旋渦沉下去了。媳婦同女兒,接連落水。雖則長埋魚腹,究竟是清流不是濁流呢!餘氏只有三十六歲,關氏只有二十一歲,二女兒二十歲,三女兒十六歲,四女兒十二歲,連屍首都無人撈葬,不要說道旌表了。祕院舊胥有詩紀事道:春池水皺底幹卿,九死何曾冀一生?
太息五龍橋畔路,有誰兩字榜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