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郭勳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莫叫莫叫,何不當初莫笑,前路非遙,月日並行便到;那時還你個呵呵笑。”
拱手而別,出門去了。朱公抱了孩子進去,正要出來款待道人,四下裏找尋不見。此後,朱公的孩子,再也不哭,真是奇異。一日兩,兩日三,早已是滿月兒、百祿兒、拿周兒。朱公將孩子送到皇覺寺中佛前懺悔,保佑易長易大。因取個佛名叫做朱元龍,字廷瑞。四歲五歲,也時常到寺中頑耍。不覺長成十一歲了。朱公夫婦家中,忍饑受餓,難以度日。將三個大兒子俱僱與人家傭工去了,只有小兒子元龍在家。
一日,鄰舍汪婆走來,向朱公道:“何不將元龍僱與劉太秀家牧牛,強似在家忍餓。”朱公思想到:“也罷!”遂煩汪婆與劉太秀說明。太祖道:
“我這個人豈肯與他人牧牛!”父母再三哄勸,他方肯。母親同汪婆送到劉家。且說太祖在劉家一日一日漸漸熟了,每日與衆孩子頑耍,將土累成高臺。
內有兩三個大的,要做皇帝頑耍,坐在上面,太祖下拜,只見大孩子骨碌碌跌的頭青臉腫,又一個孩子說:“等我上去坐着,你們來拜。”太祖同衆孩子又拜,這個孩子,將身撲地,更跌狠些,衆人嚇得皆不敢上臺,太祖說:
“等我上去。”衆孩子朝上來拜,太祖端然正坐,一些不動。衆孩子只得聽他使令,每日頑耍不題。一日,皇覺寺做道場,太祖扯下些紙幡做旗,令衆孩子手執五方站立,又將所牧之牛,分成五對,排下陣圖,呼喝一聲,那牛跟定衆孩子旗幡串走,總不錯亂。忽一日,太祖心生一計,將小牛殺了一隻,同衆孩子洗剝乾淨,將一罈子盛了,架在山坡,尋些柴草煨爛,與衆孩子食之。先將牛尾割下,插在石縫內,恐怕劉太秀找牛,只說牛鑽入石縫內去了。
到晚歸來,劉太秀果然查牛,少了一隻。便問。太祖回道:“因有一小牛鑽入石中去了,故少了一隻。”太秀不信,便說:“同你去看。”二人來至石邊,太祖默祝:“山神、土地,快來保護!”果見一牛尾搖動,太秀將手一扯,微聞似覺牛叫之聲,太秀只得信了。後又瞞太秀宰了一隻,也如前法。
太秀又來看視,心中甚異,忽聞太祖身上有羶氣,暗地把孩子一拷,方知是太祖殺牛喫了。太秀無可奈何,隨將太祖打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