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郭勳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常遇春大破了蠻子海牙,那海牙正坐小船,向北而走,只見戰船三十餘隻,忽從東下,朱文英將海牙一箭射死。常遇春收兵江口,即向太祖前拜倒,說道:“朱文英適領兵哨江,湊遇海牙船到,把箭射死了,特來獻首級。”太祖大喜,升遇春爲行軍大總管之職。回兵太平,吩咐與衆將筵宴。
筵上喚過朱文英來,說:“你本是鳳陽定遠人,沐光之子,沐正之孫。因爾父與我交厚,不幸早亡,母親亦隨喪,就將你寄養於我。彼時爾方十歲,不覺已是九年。今爾英勇善武,與國建功,吾不忍沒耳之姓,可仍復姓沐。異日立大功,成大用,可與爾祖父爭光。”因賜名沐英。英再拜叩首謝恩,不題。
卻說湯和等引兵進攻方山寨,紮寨才定,只見那刺賊也先,挺了槍飛也似殺出來,我陣上廖永安見了他,怒從心上起,便罵道:”“你這不忠、不義的賊,主帥待你不薄,你卻忍行傷害之事。還有何面目來戰!”兩馬攪作一塊,一上一下,一來一往,戰上三十餘合。永安起個念頭說:“我若再在此與他戰,他陣上必然有幫手殺出來,我怎的捉住他?不如放個破綻,待這廝奮力來追趕,我恰好拿他。”便往北路而走,那也先縱馬趕來。不上三里之地,永安大叫一聲,說:“你來得好!”把那馬一帶,挺着長槍,突地轉來。
那也先卻把身一扭,避那槍頭,誰知身子一側,側下馬來,湊巧腳鐙纏莊了一隻腳,被馬橫拖倒扯。永安一槍正中其心,手下的兵卒,向前亂砍,也先即時死去。陳兆先因率衆而降。湯和領了兆先來到太祖跟前,說道:“望主公不記伊父昔日之罪,以安歸順之心。”太祖便說:“天下有福的,雖百計不能害之;況古人說:‘罪人不孥①。今兆先既誠心款服,吾豈念舊惡哉!即可令他入見。”兆先進帳叩頭,說:“臣系叛臣也先之子,願受誅戮。”太祖又說:“大丈夫存心至公,何思報後。爾果同心協力,以救生民,他日功成,富貴與共。”即授千軍長左軍掠陣頭目。便命馮國用選精銳五百,聽其揮使。五百人多疑俱不安。太祖熟視軍情,是日即喚兆先同五百人上宿護衛,舊軍盡退在外,獨留國用伴臥榻前。太祖解甲熟睡達旦。五百人個個安心,都道是天地父母之量。
次日,徐達等攻取溧陽等具,全軍而回。太祖便議取金陵之計。那金陵地方,元朝叫文臣達魯花赤福壽、同武將平原指揮曹良臣把守。二人聞知兵至,曹良臣同福壽說:“和陽兵來,勢如破竹。公爲文臣,可堅壁固守。我當率兵死戰,以保此城。我聞兵法說:‘軍行百里,不戰自疲。’彼今遠來,今夜乘其不備,先去劫寨,必獲大勝。”福壽說:“此計大妙,只待晚來,依計而行。”
卻說太祖兵至城下,在北門外安營。那元將卻不肯出兵。太祖對徐達說:
“彼必度吾疲憊,今夜決來劫營,須宜預備。”徐達對說:“主帥聽見與達暗合。可令各軍,俱在遠處埋伏,只留一個空營,敵人一至,放炮爲號。”
吩咐已走,那曹良臣果然更深時分,領二萬兵出鳳台門,銜枚疾走,直至營前。只聽得營鼓頻敲,那些軍士俱攔路熟睡。良臣大喜,即領兵併力殺入營來。誰知:“地上插旗惟伏兔,營中點鼓是贏羊。”卻是一個空寨。良臣知中了計,急令退兵,忽聽帳外一聲炮響,四下伏兵並起,把良臣二萬人,困①孥(nú,音奴)——妻子和兒女。
在覈心。徐達便令旗牌官執了令旗,四下大叫:“劫寨元將,不必衝陣,今和陽朱主帥率精兵二十餘萬,圍得似鐵壁銅牆,若來衝陣,徒傷土卒。我朱主帥聖仁神武,寬厚聰明,若降的自有重用。爾等將士,各宜自思。”良臣正在猶豫,那些頭目便說:“昔蠻子海牙,有舟師二十萬,三戰皆亡;陳也先有雄兵十五萬,一戰而斃。料今日勢必不贏,望元帥開一生路,乘機就機,以活二萬人之命。”良臣便令小卒對說:“和陽兵!且待到天明,當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