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不題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五鼓上朝,早見狄仁傑坐在朝房裏面,見武三思進來,連忙問道:"昨日之事,乃是貴皇親衆目所睹,本院乃事外之人,反又濫予其間了。"當時聽景陽鐘響,文武大臣,一齊入朝。三呼已畢,狄公出班奏道:"昨日武承業激成民變,陛下可曾知道麼?"武后見他用這重大的話啓奏,忙道:"寡人深處宮中,又未得大臣啓奏,哪裏知道?"狄公道:"陛下既然不知,且請將武承業斬首,以免釀成大禍,然後再將懷義所犯所擬的罪名,照律使行。武承業乃是承審的人員,竟將欽犯徇私釋放,致爲百姓在半途攔截,送入臣衙,鬨鬧刑部。若非武三思同衆大臣議,將臣請去壓住,幾乎京畿重地,倏起隙端。
求陛下宸衷獨斷,將徇私枉法之武承業治罪,於國家實有裨益。
"武后道:"百姓鬨鬧法堂,此乃頑民不知王法,理該調兵剿斬,於武承業何涉?"狄公道:"陛下且不必問臣,茲有憑字,並各人手押,以及懷義所擬定的罪名,均謄錄在此,請陛下閱後便知。"說罷將奏摺遞了上去。
武后展開細閱了一遍,欲想批駁,實無一處破綻,只得假意怒道:"外間有此大變,武承業並不奏聞,若非卿家啓奏,朕從何處得悉?私釋欽犯,該當何罪!本應斬首,姑念皇親國戚,加思開缺,從嚴議處。懷義擬定斬監候罪名,着照所請。
交刑部監禁,俟秋決之期,梟首示衆。王毓書之媳,節烈可嘉,準其旌表。"狄公復又奏道:"白馬寺雖是敕建地方,既是懷義所污,神人共怒,此穢褻之所,諒陛下也未必前去。請陛下將廳院地窖,一律拆毀,佛殿齋室,一併封禁,所有寺中田產,着充公,永爲善舉。"武后見他如此辦理,雖恨他過於嚴刻,只是說不出口,也就準了退朝。狄公回轅,分別措置,百姓自是感激不盡。
誰知武后進宮之後,薛敖曹上前奏道:"陛下今日升殿,懷義之事,究竟如何?"武后見問,悶悶不樂,乃道:"寡人同汝恩同夫婦,無事不可言說。自從早年在興隆庵與懷義結識,至今一二十年。雲雨之恩,不可勝數,今爲狄仁傑擬定罪名,斬監候,雖俟秋間施行,此仍掩耳盜鈴之意,隨後傳一道旨意,便可釋放。惟恐不知寡人的用意,反誤爲寡人無情,豈不可恨!
"敖曹道:"這事他豈不知道,可以不必過慮。惟是狄仁傑如此作對,我等何能安處?現有一計,與陛下相商,不知陛下可能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