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羅貫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歷數弗在,罔或偷安,故舜禹至公,揖讓而興,虞夏湯武,兼濟干戈,以定殷周。事乃殊途,功成一致,後之創業,鹹取則焉!朕今在位二年,遭天下蕩覆,賴祖宗之靈,得梁王竭誠盡力,率先鋒鏑,今仰瞻期運已去,天命有適,遜位而禪於梁。
今蒞倍臣,獻上國璽,追則堯典,禪位於朱全忠,梁王無致辭焉!欽此。
是日,百官齎丹詔並玉璽,至梁王宮獻納,朱溫便欲受之。
李英曰:“不可!大王不可輕易,雖然詔璽已至,可令昭宗親捧璽綬,以禪天下於大王,可以絕人議論篡逆之言也!”溫大喜,令謝蘭捧璽還宮。帝曰:“此事若何?”李英曰:“陛下親自送去!明白禪位,則陛下子孫,世世蒙梁恩矣!”帝到此時,不容不行,親自送去。只得親捧國璽至梁王大殿,授與梁王去了。然後披公服於羣臣班首,稱臣再拜。王彥章並巢將葛從周等,各掣劍在手,佈列左右,大小文武,及昭宗皆北面山呼。於是同聲其口,齊呼萬歲。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麗泉詩云:
當日朱溫強並李,欺凌唐室若嬰孩,誰知天地無私曲,不久依然換主來。
卓吾子評:
昭宗不聽忠良之諫,遂致捧國璽禪於朱溫,抑一保駕凌圭,深可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