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荀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俗之爲說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彼將聽唱而應,視議而動。唱默則民無應也,儀隱則下無動也。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若是,則與無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則下治辨矣,上端誠則下願愨矣,上公正則下易直矣。治辨則易一,願愨則易使,易直則易知。易一則強,易使則功,易知則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週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上偏曲,則下比周矣。疑玄則難一,漸詐則難使,比周則難知。難一則不強,難使則不功,難知則不明,是亂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故下安則貴上,下危則賤上。故上易知則下親上矣,上難知則下畏上矣。下親上則上安,下畏上則上危。故主道莫惡乎難知,莫危乎使下畏己。傳曰:"惡之者衆則危。"《書》曰:"克明明德。"《詩》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豈特玄之耳哉!

世俗之爲說者曰:"桀、紂有天下,湯、武篡而奪之。"是不然。以桀、紂爲常有天下之籍則然,親有天下之籍則不然,天下謂在桀、紂則不然。古者天子千官,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於諸夏之國,謂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國雖不安,不至於廢易遂亡,謂之君。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後也,勢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然而不材不中,內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近者境內不一,遙者諸侯不聽,令不行於境內,甚者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則雖未亡,吾謂之無天下矣。聖王沒,有勢籍者罷不足以縣天下,天下無君,諸侯有能德明威積,海內之民莫不願得以爲君師。然而暴國獨侈,安能誅之,必不傷害無罪之民,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若是,則可謂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謂王。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兇,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今世俗之爲說者,以桀、紂爲君,而以湯、武爲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爲君,則天下未嘗合於桀、紂也。然則以湯、武爲弒,則天下未嘗有說也,直墮之耳。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衆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故非聖人莫之能王。聖人,備道全美者也,是縣天下之權稱也。桀、紂者,其知慮至險也,其志意至暗也,其行之爲至亂也;親者疏之,賢者賤之,生民怨之,禹、湯之後也,而不得一人之與;刳比干,囚箕子,身死國亡,爲天下之大僇,後世之言惡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數也。故至賢疇四海,湯、武是也;至罷不容妻子,桀、紂是也。今世俗之爲說者,以桀、紂爲有天下而臣湯、武,豈不過甚矣哉!譬之是猶傴巫跛匡大自以爲有知也。故可以有奪人國,不可以有奪人天下;可以有竊國,不可以有竊天下也。可以奪之者可以有國,而不可以有天下;竊可以得國,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國,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國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聖人莫之能有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鯨;慅嬰;共,艾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治古如是。"是不然。以爲治邪?則人固莫觸罪,非獨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以爲人或觸罪矣,而直輕其刑,然則是殺人者不死,傷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輕,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殺人者不死,而傷人者不刑,是謂惠暴而寬賊也,非惡惡也。故象刑殆非生於治古,並起於亂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報也,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王伐有商,誅紂,斷其首,縣之赤旆。夫徵暴誅悍,治之盛也。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故治則刑重,亂則刑輕。犯治之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也。《書》曰:"刑罰世輕世重。"此之謂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湯、武不能禁令。"是何也?曰:"楚、越不受制。"是不然。湯、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湯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爲一,諸侯爲臣,通達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曷爲楚、越獨不受制也?彼王者之制也,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遠邇而等貢獻,豈必齊哉!故魯人以榶,衛人用柯,齊人用一革,土地刑制不同者,械用備飾不可不異也。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封內甸服,封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終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夫是之謂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是王者之制也。彼楚、越者,且時享、歲貢、終王之屬也,必齊之日祭、月祀之屬然後曰受制邪?是規磨之說也,溝中之瘠也,則未足與及王者之制也。語曰:"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和,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此之謂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堯、舜擅讓。"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道德純備,智惠甚明,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者焉非也,夫有惡擅天下矣?曰:"死而擅之。"是又不然。聖王在上,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載其事而各得爲宜,不能以義制利,不能以僞飾性,則兼以爲民。聖王已沒,天下無聖,則固莫足以擅天下矣。天下有聖而在後子者,則天下不離,朝不易位。國不更制,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聖不在後子而在三公,則天下如歸,猶復而振之矣,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唯其徙朝改製爲難。故天子生則天下一隆致順而治,論德而定次;死則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夫禮義之分盡矣,擅讓惡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取捨則無衰。曰:"老者不堪其勞而休也。"是又畏事者之議也。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無所詘,而形不爲勞,尊無上矣。衣被則服五采,雜間色,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重大牢而備珍怪,期臭味,曼而饋,伐皋而食,雍而徹乎五祀,執薦者百人侍西房;居則設張容,負依而立,諸侯趨走乎堂下;出戶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趨越席以養安,側載芷以養鼻,前有錯衡以養目,和鸞之聲,步中《武》《象》,騶中《韶》《護》以養耳,三公奉軶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夾道,庶人隱竄,莫敢視望。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持老養衰,猶有善於是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世俗之爲說者曰:"堯、舜不能教化。"是何也?曰:"朱、象不化。"是不然也。堯、舜者,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然而朱、象獨不化,是非堯、舜之過,朱、象之罪也。堯、舜者,天下之英也;朱、象者,天下之嵬,一時之瑣也。今世俗之爲說者不怪朱、象而非堯、舜,豈不過甚矣哉?夫是之謂嵬說。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不能以撥弓曲矢中;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馭者也,不能以闢馬毀輿致遠;堯、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瑣化。何世而無嵬,何時而無瑣,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故作者不祥,學者受其殃,非者有慶。《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此之謂也。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Z”&“R”之楊偉達

“Z”&“R”之楊偉達

Z&R
《“Z”&“R”之楊偉達》是Z&R精心創作的辣文。這是一個關於愛、友情、成長和冒險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力和奇幻色彩,同時也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它會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無限可能,適合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閱讀。守護中文實時更新“Z”&“R&am
其它 完結 0萬字
逍遙人生

逍遙人生

寂滅天堂
關於逍遙人生:紈絝子弟的香豔暖昧人生。書中,高貴不可方物,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美女市長是他的岳母,成熟端莊、嫵媚風情的跨國集團美女總裁,是他的乾媽,小家碧玉、溫柔賢淑的舅媽,與之暖昧糾纏不清……書名《逍遙人生》曾用名《風情都市》
其它 連載 1萬字
紅色莫斯科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關於紅色莫斯科: 蘇軍一路潰敗,長驅直入的德軍一步步地逼近了莫斯科。重生爲紅軍下士米沙,首戰莫斯科,喋血斯大林格勒,揚威庫爾斯克,威震烏克蘭……在蘇維埃的紅旗下,與法西斯侵略者進行殊死的戰鬥!
其它 連載 1225萬字
百匠爭鳴!

百匠爭鳴!

悟空嚼糖
傳統手工匠師王南行,一朝穿越,成爲清貧農家女王葛。 既無系統空間輔助,也無天賜金手指外掛。 農家小戶如何才能真正崛起,躋身庶族寒門? 王葛搖搖頭,庶族只是跳板! 要知道,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耕讀傳家,才能綿延不絕! 穿越,架空!
其它 連載 167萬字
殺破狼(殺破狼原著小說)

殺破狼(殺破狼原著小說)

priest
一直生活在邊陲小鎮的長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身世竟然這樣的離奇。寡母不是親孃,耳聾眼瞎的小義父搖身一變成了威震四方的安定候,而自己竟然是流落民間的四皇子。一夕之間,長庚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它 完結 78萬字
附身呂布

附身呂布

王不過霸
一個二十一世紀企業高管,在即將踏上人生巔峯之際,老天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場車禍,讓他靈魂穿梭時空,附身於氣數將盡,不久之後,將要城破人亡,被吊死在白門樓上的呂布身上。 爲了能在這個時代生存,甚至更好的生
其它 完結 16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