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紀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戴遂堂先生諱亨,姚安公癸巳同年也。罷齊河令歸,嘗館餘家。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歟天監正),遂徙鐵嶺。故先生爲鐵嶺人。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擬獻于軍營,夜夢一人訶責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佈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乃懼而不獻。
說此事時,顧其侄秉瑛(乾隆乙丑進士,官甘肅高臺知縣)曰:“今尚在汝家乎?可取來一觀。”其侄曰:“在戶部學習時,五弟之子竊以質錢,已莫可究詰矣。”其爲實已亡失,或愛惜不出,蓋不可知。然此器亦奇矣。
試謀英勇公因言:徵烏什時,文成公與勇毅公明公犄角爲營,距寇壘約裏許。每相往來,輒有鉛丸落馬前後,幸不爲所中耳。度烏銃之力不過三十餘步,必不相及,疑溝中有伏。搜之無見,皆莫明其故。破敵以後,執虜訊之,乃知其國寶器有二銃,力皆可及一里外。搜索得之,試驗不虛,與勇毅公各分其一。勇毅公徵緬甸,歿於陣,銃不知所在。文成公所得,今尚藏於家。
究不知何術製作也。
克敵弓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而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亦曰克敵弓,洪容齋試詞科,有《克敵弓銘》是也。宋軍拒金,多倚此爲利器。軍法不得遺失一具,或敗不能攜,則寧碎之,防敵得其機輪仿製也。元世祖滅宋,得其式,曾用以制勝。
至明乃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短長寬窄之度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餘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餘欲鉤摹其樣,使西洋人料理之。先師劉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術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國謂之東來法。今從學算,反祕密不肯盡言。此弩既相傳利器。安知不陰圖以去,而以不解謝我乎?《永樂大典》貯在翰苑,未必後來無解者,何必求之於異國?”餘與喬念乃止。“維此老成,瞻言百里”。信乎所見者大也。
地方鬼貝勒春暉主人言:熱河碧霞元君廟(俗謂之娘娘廟)兩廂,塑地獄變相。西廂一鬼卒,慘淡可畏,俗所謂地方鬼也。有人見其出買雜物,如柴炭之類,往往堆積於廟內。問之土人,信然。然不爲人害,亦習而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