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歸鋤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黛玉登舟,送親船隻離了碼頭,行到三十里之外還要遠送。林老太太吩咐家人坐了小船分赴各船上阻止,便挽了黛玉的手道:“我爲家裏走不脫身,不能送你到京,底下不知幾時再得見面,盼望音信常通,稍慰遠念。”黛玉亦安慰了嬸母幾句話,各各垂淚。黛玉又把他兄弟摟住親熱了一會。林老太太道:“你兄弟年幼離不開我,等他大了幾歲去看姊姊。”說着,就要過船與女眷們一路同回。黛玉含淚送出艙外,被嬸母攔住,只得止步,看丫環們扶着太太,家人媳婦抱了公子一同過船,灑淚而別。黛玉回身進艙,留心那一盆淚草,安設妥當,鸚鵡架亦懸掛艙中。兩邊上起吊窗裝上玻璃扇,觀玩野景,岸柳垂絲,和風澹盪,正是豔陽天氣,淑景怡神。
行了數日,已到清江浦起岸地方。因系奉旨完婚進京船隻,不怕各閘留難,是以徑走水路圖其安逸。王府差官急於覆命,便要舍舟登陸,趕緊進京。榮府家人分了幾個隨着差官前站先行。那時包勇在船聽見,也想起岸,因寶玉囑咐,不敢離開。
林府總管向來認識包勇,邀他搬到自己船上,一同照應渡過黃河。
行了幾天,到山東地界,路漸曠野。船上無事,衆家人媳婦問起紫鵑,知道姑娘的生日是二月十二已過去的了,那時正值事忙,家內無人提及。如今在船上閒暇無事,便派起公分來與黛玉補祝。紫鵑告訴了黛玉,由着他們各船上知會了,該用海菜、果品、酒面等物,伙食船上原來無物不備,因醵金慶壽,要盡各人的悃忱。喚買辦頭帶了幾個人坐着小划船飛風上岸,置備酒席上一切應用的東西,並請佛馬、香燭等件。不一時買辦齊全,趕上大船交代明白。兩府家人都遞手本上船叩喜,家人媳婦一齊過黛玉坐船。
船上供了西池王母、南極仙翁,點起紅蠟,船板上鋪了紅氈與姑娘磕頭,便叫那一班小清音過船,說這十二個女孩子,都是蘇州買來的姑娘,還沒有聽過他們的曲子,叫來熱鬧一天。
黛玉見這班女孩子在面前黑鴉鴉的站了一堆,年紀統不過十三四歲上下。一個唱小生的叫慶齡,唱小旦的叫遐齡,更覺靈動可愛。紫鵑笑指慶齡道:“姑娘瞧他,不像芳官嗎?可惜芳官出去了,不然到那裏叫他們拜姊妹纔好呢。”當下擺開場面,先唱了《八仙慶壽》,就拿腳本送來點曲。黛玉點了《掃花》、《三醉》、《遊園》、《驚夢》,唱起來果然歌喉清脆,逸韻飛揚。這坐船寬大,添了許多人並不見挨擠。一面吹唱,幾號船隻隨幫照常行走。黛玉正在靜聽怡情,望見玻璃槅扇外波光雲影,一時耳目俱清,比上年回來時候別有一番光景。歡娛日短,又早是泊船時候,那女孩子還上來點曲,黛玉道:“難爲你們唱了一天,回船去歇歇罷。慶齡、遐齡在這裏陪我喫飯。”
那管班女人自領孩子們過了船,陸續二十餘號船一排停下。
這裏河面寬闊,兩岸垂楊似繫住了一輪落日,反照迷離。
遠近望見村墟里炊煙起來,一時隨風飄滅。黛玉想起香菱講的詩句,配這一會的晚景,真是詩中有畫。他說見了詩倒像又到了那個地方,我如今到了這個地方,觸景又想起他講的詩來了。
黛玉正在出神,媳婦們早已端上酒席,各人敬了酒,叫慶齡、遐齡多敬姑娘幾杯,又唱了兩支曲子。黛玉問他們:“住在蘇州那個地方?”慶齡道:“我家住在虎阜。”黛玉道:“虎阜我也到過呢。”慶齡問道:“姑娘爲什麼到那裏去?”黛玉道:“那一年從京裏回到南邊送老爺的靈樞,到蘇州厝在虎阜山背後,還記得耽擱了兩天才走的。”慶齡瞪着眼看了黛玉一會,笑道:“這樣說,姑娘我還見過。老爺、太太的靈樞都厝在山後,就是我家看管的。到上年遷回揚州安葬,我媽媽還說起姑娘的。”黛玉聽了因是鄉親,又念他家裏照看了父母靈柩多年,恍惚那年也曾見過那女孩子,他年紀還小,如今離鄉背井出來,因憐生愛,便從頭上拔了一根翡翠簪子給了慶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