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謝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夜二更,高燭營中,火光沖天。虜軍望見,都言漢兵救至。帥王大驚,待旦而退。是夜,範令軍中就牀飽食,天明,大軍分道並進。虜軍聞風逃竄,棄甲丟戈。廉範趕上,大殺一陣,得虜首百級,死者千餘人。於是廉範威震邊塞,北虜不敢復向雲中。有詩爲證.料敵行兵數有方,神機妙策蘊胸藏。
破胡滅虜鷹擒兔,出塞驅夷虎奔羊。
是日廉範班師,唱歌回府,令人奏聞朝廷。帝大喜,遣使持節,加範爲大將軍之職,賜金百兩,緞匹五十。再賜白銀千兩,令賞軍士。使者上馬而去。
卻說益州刺史朱輔,爲人慷慨,有大才略。好立功名,在州數歲,宣示漢主德威,以唬夷虜。自汝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唐葭、盤木等百餘國,戶百三十餘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稱爲臣僕。唐葭作詩三章,歌頌漢德。朱輔修奏一封,遣使將其詩章獻上朝廷。疏曰:臣聞《詩》雲:"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傳》曰:"岐道雖僻,而人不遠。"詩人誦詠,以爲符驗。白狼王唐葭等慕化漢德,歸義作詩三首。路經邛來大山,陵高坂峭,危峻險百倍。岐道襁負老幼,若歸慈母,夷之語辭意難正,草木異種,鳥獸殊數。有捷爲郡椽,由恭與之習狎,頗曉其言。臣輒令訊其風俗,譯其辭語。今遣從事史季陵與護送詣闕,並上言樂詩。
昔在聖帝舞四夷之樂,今之所上,庶傭其一。臣朱輔頓首疏上。
《遠夷樂德歌》詩曰:大漢是治,與天意合。吏譯平端,不從我來。聞風向化,所見奇異。多賜繒布,甘美酒食。昌樂肉飛,屈申悉備。蠻夷貧薄,無所報嗣。願主長壽,子孫昌熾。
《遠夷慕德歌》詩曰:蠻夷所處,日入之部。慕義向化,歸日出主。聖德深恩,與人富享。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溫時適,部人多有。陟危歷險,不遠萬里。去俗歸德,心歸慈母。
《遠夷懷德歌》詩曰:荒服之外,土地。食肉衣皮,不見鹽谷。吏譯傳風,大漢安樂。攜負歸仁,觸冒險狹。高山岐峻,緣崖石。未薄發家,百宿到洛。父子同賜,懷抱匹帛。傳告種人,長願臣僕。
帝覽輔奏,見三歌之詩,甚嘉喜愛。遂令史官錄之於滕,使齎軍書往授輔爲都護之職。使者拜別上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