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書稱:"魯般、墨子之巧,刻木爲鳶,飛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爲鳶飛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爲鳶以象鳶形,安能飛而不集乎?既能飛翔,安能至於三日?如審有機關,一飛遂翔,不可復下,則當言遂飛,不當言三日。猶世傳言曰:"魯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爲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備具,載母其上,一驅不還,遂失其母。如木鳶機關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機關爲須臾間,不能遠過三日,則木車等亦宜三日止於道路,無爲徑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實者矣。
書說:孔子不能容於世,周流遊說七十餘國,未嘗得安。夫言周流不遇,可也;言幹七十國,增之也。
案《論語》之篇、諸子之書,孔子自衛反魯,在陳絕糧,削跡於衛,忘味於齊,伐樹於宋,並費與頓牟,至不能十國。傳言七十國,非其實也。或時幹十數國也,七十之說,文書傳之,因言幹七十國矣。
《論語》曰:"孔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也;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也;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也。'子曰:'豈其然乎!豈其然乎!'"夫公叔文子實時言、時笑、義取,人傳說稱之;言其不言、不笑、不取也,俗言竟增之也。
書言:秦繆公伐鄭,過晉不假途,晉襄公率羌戎要擊於崤塞之下,匹馬隻輪無反者。時秦遣三大夫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皆得復還。夫三大夫復還,車馬必有歸者;文言匹馬隻輪無反者,增其實也。
書稱:"齊之孟嘗,魏之信陵,趙之平原,楚之春申君,待士下客,招會四方,各三千人。"欲言下士之至,趨之者衆也。夫言士多,可也;言其三千,增之也。
四君雖好士,士至雖衆,不過各千餘人。書則言三千矣。夫言衆必言千數,言少則言無一。世俗之情,言事之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