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崔象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聲胡笳拍〕調詞曰:有功不加賞,痛先世魂銷海上。同是天涯淪落人,江南江北遙相望。烏金蕩蒲帆一片,乘風浪,此際良朋堪訪。
洪昆住在秦府數日,綵鸞小姐病已十分好了。夫人說:"孩兒,你的命全是洪家女婿救轉來的。今日可到書齋,一來相謝,二來問他何處訪友,何日回來。"小姐聽說紅了臉。夫人說:"隨我去不妨。"夫人帶了小姐,來至書齋,鈴兒通報,洪相公連忙迎接,說:"岳母大人同小姐來此何干?"夫人說:"小女託庇轉安,皆是賢婿妙劑,特來奉謝。"洪昆說:"這是神醫之力,小婿何敢居功。"夫人說:"還要請問,何處訪友,何日回來。"洪昆說:"岳母,說起話長,敝友是小婿共患難之人,他曾救過……"夫人問:"救過那個?"洪昆不肯說明陳素娥之事,即刻轉口說:"救過我的。他住在興化縣城西北烏金蕩裏。我到那裏住幾日,還要同他上京。有些進步即便回來。"夫人說:"賢婿進京,老身有薄薄程儀奉贈。着二名家丁伺候。"洪昆說:"不敢消受。明日就要起身。"又說幾句閒話,夫人帶小姐回樓,預備銀兩,以作盤纏。
洪昆次日告辭而去。僱船到邵伯鎮大碼頭,過了下河船,一夜順風,早到蕩裏,望見蕩東頭有一高墩,墩上一座村落。
秋柳垂黃,四圍蘆荻,籬邊點綴幾顆秋色雁來紅。洪昆指着這莊上,向船家說:"那廂雅緻,必有高人。把船泊到莊邊,我上岸問來。"洪昆登了岸,看見籬笆裏面有大石一塊,約五六百斤,兩旁有耳,知是考武之器。白蠟竿槍四根,檐下掛一排弓箭。門內走出一個五十餘歲老人來。洪昆上前拱手說:"請問莊翁,這裏有姓童的麼?"老人答禮說:"小客官,你問姓童的做甚麼?小莊只有一家,就是姓童。"洪昆說:"小生有一盟弟姓童名昆,特來訪他。"老人說:"小客官,你莫不是姓洪麼?"洪昆答:"正是。"這老人連忙請洪昆到家裏,說:"童昆就是老漢的義子。他今日到城裏拜客,午後就回。洪世兄先開發了船家,我着人把行李挑上來。不嫌寂寞,等小兒返舍奉陪。"洪昆又拜見童喜,說:"正要相會令郎,既蒙老伯大人雅意,小侄遵命了。"午後童昆果然回來,看見洪昆,兩人抱頭大哭。童昆說:"仁兄從那裏來的?小弟二次往杭,訪問仁兄下落不得,遭了大禍,綁在法場,幸蒙通元子大仙搭救得免。"洪昆說:"愚兄別了賢弟,屢經磨折。近年稍得平安,刻刻掛念賢弟,所以買舟來訪。且欲約賢弟同往京師,謀個出頭日子。"童喜稱讚說:"賢侄志氣不凡,定遣小兒隨行。"童昆說:"仁兄稍往幾日再計行期。"洪昆住在童莊,賓主情深,款待豐盛。過了幾日,童喜說:"賢侄文采風流,當今名士。但千里遠行,須要學些武藝纔好。"童昆說:"仁兄何不就拜家君爲師。我們兄弟同學,更有幫手。"洪昆遂拜了師,童喜先教他練太乙通天的罩門,然後教他槍法。洪昆雖是文弱之人,卻也心靈手敏。
教了一月,件件精通。且他是個文曲星兼武曲星臨凡,後來中文、武狀元,封東浙王。所以武藝略爲指點即能通曉,自然膂力過人的。怎麼叫做太乙通天罩門?他人練的罩門只在一處,童喜教洪昆的周身罩門,璧如蚺蛇膽,打在那處這罩門就提到那處。此法本是託塔李天王傳授的,連童昆都未曾學得,此刻傳了洪昆。童老翁得了這個伶俐的弟子,心中大悅,叫:"童昆,你們二人就在門外演武場上比比武藝。"二人答應,走到場邊。童喜坐在門外觀看。他們分開兩處,如二虎鬥爭合併,一時如雙龍纏繞,一個使槍如飛花滾雪,一個射箭如疾鳥乘風。
馬上十八般,馬下十八般,真個功力悉敵,上下不分。到煞尾時,兩人要打罩門,童昆所學遜於洪昆,童喜高叫:"住手。
"說:"你們二人勇力皆可稱爲國手,總是自家人,不必爭勝了。"他二人聽說心中大喜,都住了手。洪昆謝過師父,向童昆說:"賢弟,如今若遇着趙懌思、棗核釘那班狗才,就是愚兄一人也能勝他了。"童昆說:"仁兄文武全才,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