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崔象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聲鷓鴣天〕調詞曰:鸞書飛下長安道,金殿傳宣知制誥。一毫關節不通風,真才那恨遺珠抱。文龍吟,武虎嘯,怎如一個門生好?朝廷預備棟樑材,豈獨老夫身倚靠?
此時嘉靖皇帝升遐,隆慶皇帝即位,奸相嚴嵩陰謀敗露,已經削籍。其子世蕃正了典刑,趙文華、胡宗憲都革職解回原籍。那趙懌思、胡彪疾轉還鄉不提。再說隆慶皇帝想起原任戶部尚書劉體乾因奏內用煩多,勒令休致。知他是個忠臣,召他來京供職。劉大人在家接旨,即日同夫人、義女蔣佩香來京。
水陸兼程,二月初一日到京,初二日陛見謝恩。皇帝慰藉他一番說:"本月初八日特恩召天下武士應選,卿雖文臣,爲人忠正,即着卿監臨考試。"劉體乾領旨謝恩。皇上又想起前徵倭冤殺總督尚書張經、南京總督曹邦輔,也是兩個忠臣,諭禮部特加卹典,恩賜褒忠。再確查張、曹二臣後裔,加恩優恤。洪昆、童昆聞此旨意,喜出望外。各具呈到禮部衙門,叩恩轉奏。
呈曰:具求呈人張昆,現年十八歲,系原任總督尚書徵倭冤殺臣張經之子。自從籍沒,寄食他鄉,顛沛流離,備嘗艱苦。今奉旨確查優恤,不揣冒昧,開明三代腳色,投呈禮部,迫叩轉奏是實。
呈曰:具求呈人曹昆,現年十八歲,系原任應天總督徵倭冤殺臣曹邦輔之子。自從籍沒,寄食他鄉,回思往事,血淚俱流。李忠以子替死,童喜護庇逃生。曹氏孤忠倖存一線。今奉旨確查優恤,不揣冒昧,開明三代腳色,投呈禮部,迫叩轉奏是實。
禮部尚書宋宗璟跪奏:爲奉旨旌忠錄裔優恤事。切臣部於本年二月初二日蒙諭確查原任總督尚書張經、原任應天總督曹邦輔後裔,加恩優恤。今據張經之子張昆、曹邦輔之子曹昆具呈前來,開明三代腳色,與伊等亡父被冤事實。並無旁支假冒,亦非虛捏邀恩等情。臣不敢矇蔽,抄呈轉奏,恭懇睿鑑。於褒忠典外,是否加恩優恤後人。爲此據實奏聞,謹奏。奉上諭:準禮部奏,加恩優恤忠裔。如張昆、曹昆曾經習武,即着投考武闈。欽此。
次日禮部傳諭張昆、曹昆午門謝恩,錄送冊名投考。到初八日武闈監臨,劉大人升堂,天下武士挨次應名,就在教場中豎一大旗竿,竿上掛一金錢,令武士各帶弓箭,射中金錢孔中者即高中頭名。那班武士也有射中旗竿者,也有射中金錢孔外者。只見張昆扯弓搭箭,颼的一聲,那箭正中金錢孔中。校衛將箭取下,張是又射,連中四箭。演武廳上齊聲喝采。曹昆射中三箭,汪大鏞射中二箭。三日後放榜,第一甲第一名張昆,第一甲第二名曹昆,第一甲第三名汪大鏞。其餘分二甲、三甲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