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崔象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聲青玉案〕調詞曰:太行山下無牽礙,就裏丹砂、輕粉黛。只一點雄心未退。
師也仙姑,弟也仙姑,已被塵緣累。窄路新聯雙姊妹,六符丁甲隨身佩。從今不作嬌憨態,成也倭王,敗也倭王,又整胭脂隊。
百花娘娘與沈蘭馨姑娘拜別聖姑姑,下山一路,不日到了浙江台州府,僱了海船,揚帆東去,直奔倭王。那一日到了國中,訊兵報到,倭王迎接,說:"娘娘回來了,更覺英武莫當。
這一位娘子何人?"百花娘娘把西安相遇、同拜師傅演習武藝事,一一說明。指着說:"這是沈蘭馨賢妹。神通廣大,萬夫莫敵。"倭王大喜,說:"今日又得一員大將,何患不能奪取中華?"當晚擺宴接風,席上就議定起兵日期。
次日,先鋒鐵骨打稟見,請娘娘的安,又見過沈蘭馨女將,共相商議,約定四月起兵,直搶杭州。那趙文華、胡宗憲因嚴嵩奸謀敗露,革職歸家。他們原是小人,雖然回來亦不能安靜,暗中着人通信倭王,約爲內應。陰謀已定,到了四月初旬五日,大東南風,倭王領了戰船數千餘號,兵將數萬餘人,直抵杭州海口。城中武營全未預備,再有趙、胡二賊開城納寇,麻圖阿魯蘇帥領衆將早已搶了府城。那些文武官員也有陣亡的,也有盡節的,也有投降的。浙閩總督發了八百里馬遞,飛摺奏聞,請兵剿賊。聖上得摺,急召六部大臣議事。劉體乾兼理兵部尚書保奏武狀元張昆爲大將軍,武榜眼曹昆爲左將軍,武探花汪大鏞爲右將軍,即日領大兵前往徵倭。古禮吉行日五十里,軍行日三十里。此刻軍行緊急,兼程並進,行了數十日,到了嘉興府境界,安了大寨,查了孤虛旺相,生而不克的日期,寫了戰書,差人遞到倭營。兩軍相峙,倭中軍是麻圖阿魯蘇,敵大將軍張昆。右軍百花娘娘,敵左將軍曹昆。左軍鐵骨打,敵右將軍汪大鏞。就把杭州城外做了戰場。兩下廝殺,自辰至未,倭兵少卻,鳴金罷戰。次日倭先鋒鐵骨打單騎出營,張大將軍迎戰,約有二十回合,張昆故意丟個破綻,手中槍已落地,墮下馬來。這種槍法常人那裏知道?鐵骨打見他墜馬,就把全付力氣都用在槍上,來戳張昆。剛剛一槍戳來,張昆一個鷂子翻身,接住鐵骨打的槍,轉勢回槍,正中鐵骨打咽喉。倭兵搶去,氣已絕了。倭營見損了先鋒大將,軍中大亂。倭王再三安撫始定。兩軍收兵,倭王失了先鋒,大哭一場,因與百花娘娘商議說:"華將槍法利害,速速差人去請聖姑姑來助戰。"百花娘娘說:"數千里路程,鞭長不及。師傅神算,必來解圍。明日先請蘭馨賢妹破陣,定然成功。"商議已定,到了次日,倭王發了令箭,交中軍副將傳女將沈蘭馨轅門聽遣。蘭馨裝速齊備,怎生打扮:頭戴女金盔,玉貂冠纓。雙雉尾有五尺多長,左右分開。
白綾盤金肩,旗插了四柄。身穿白綾繡花軟甲,腰繫五彩鳳尾裙,兩邊分插,大紅湖縐繡花褲。三寸滿花鞋,手執紅纓白蠟槍。
來見倭王,領了軍令。到陣前討戰。華營中擂鼓三通。張昆出馬來迎。兩人武藝敵手相逢,張昆見了蘭馨讚道:"好一員女將!"蘭馨見了張昆,也暗暗喝彩說:"好個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