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崔象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聲如夢令〕調詞曰:誰撰催妝詩賦,金冊飛從天府。試看簪花人,卻在洞房深處。低語,低語,笑問前生是汝?
倭王麻圖阿魯蘇與百花娘娘在軍前已住了兩、三個月,張王爺奏明聖上,準其歸國。倭王拜表謝恩,情願歲歲來朝,年年納貢。王爺差了兵校,封大海船十隻,送他回倭。何以要許多船?那些倭將、倭兵一齊歸國,所以用兩隻大船做倭王、倭妃的乘座,四隻大船裝跟隨兵將。張王爺送他許多中華禮物,裝在四隻大船上,擇日餞行。飲酒之際,倭王說:"天朝大皇帝威德服人,俺不敢再生妄念。只是王爺武藝未得全窺,今日返國,務要請教。"王爺說:"筵散奉陪,小試末技。望大王指示。"倭王因陣上皆是仙法,欲試張昆真本事。張王爺也要把些武藝他看,以折服倭王之心。飲畢就同到軍前。倭王與張王爺比武。馬上馬下皆是張王爺得勝。英勇公曹昆說:"俺亦奉陪。"倭王就與曹昆比武。倭王不知道他有子午神工罩,鬥了許多回合,只是打到曹昆罩門,倭王遍體反酥軟了。倭王說:"曹公爺武藝高能,小王拜服。"張王爺也把太乙通天罩提起說:"倭王,我與你裸鬥何如?"倭王說:"遵命。"兩人脫去衣服,張王爺說:"倭王可用刀斫我,看我迎法。"倭王暗想道:"張昆你太藐視人了。你赤身條條,俺拿刀斫你,若是一刀斫死,中國何足畏哉!"倭王就用刀斫來,張昆這罩門是託塔李天王傳授下來的,如蚺蛇膽全身都走得到,任倭王斫了幾百刀,都無一點破皮。倭王說:"王爺如此神通,倭國無人能敵。小王更心服了。"遂與百花娘娘告辭。東浙王張昆、英勇公曹昆、海澄侯汪大鏞、忠襄伯張猛、徵倭將軍蔡飛領五千兵送到海口。沈蘭馨王后亦來送百花娘娘。倭王夫婦登舟,放三大炮,奏樂開船,揚帆東去。岸上王公以下諸大人領衆回營。
即日聖旨遙臨,天使奉冊到王府下馬。王爺得信,飛馬而來,接讀上諭:"東浙王張昆奉旨歸第完姻。欽此欽遵。"謝恩,王爺留天使款待。次日送行回旨。張昆拜表謝恩。
再講王爺傳旨,諭十二位王后上殿。王爺說:"衆位娘娘,昨日奉旨歸第完姻,皆封王后,不分妻妾。以受聘先後爲次序。
"十二位娘娘說,到他家謹遵王命。於是擇定十二個吉日,王府中張燈結綵,鼓樂喧天。相禮官日日伺候,按定吉期迎新貴人進洞房,皆是一樣儀注。城內外鄉宦,各地方官員都來賀喜。
曹公爺以下各位大人,早已在府指示家丁替王爺料理喜事,依次完姻。這一日王爺妝束新郎,四名綵女提着六角珠圍大紅宮紗燈,送入洞房。王爺作催妝詞一調。
詞曰:銀燭高燒,畫屏孔雀,春風起,紗廚幕美,眉上橫雙翠。
簾卷斜陽,瓊花開玉蕊,香旖旎,畫樓十二,有個人同倚。
——右調寄《點絳脣》王爺裁花箋寫成十二張,分送那十二位王后,皆作詩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