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不題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詞曰:漁翁執竿問樵夫,問道何處有酒沽。過得板橋三五步,不知今日有若無。
漁船停泊在兩邊。連日天陰少酒錢。幾次欲把笠衣當。又恐明日是陰天。
話說唐大人改了裝,扮作一個賣繭綢的侉漢,進了李府柵欄,行至大門,一人全無,連大頭細辯子張三太爺也到裏邊看戲去了。大人跟隨衆人進內,走到屏門,只見兩個人站在門旁。大人一見喫了一驚,撥轉身軀一直進內。列位,你道這二人是誰?乃是公府中的兩個黑人歐陽禮歐陽法,大人恐被識破,故此喫驚,連忙入內,早至大廳天井。中搭就五色彩蓬,張燈結綵,十分熱鬧。衆百姓擁擠,說:“今日李大老爺請客,定是名班,好看呢。走!”耳聽一梆鑼響,實在熱鬧,唱的是一出十面埋伏。大人信步走到了戲桌面前,但見首席上坐了一位大人,叫一聲:“李大老爺,府上名班果好。聞得內有一出彈詞更妙。”李雷回道:“大人謬讚了。”說着抬頭,卻卻瞧見了唐大人,不覺喫了一驚又是一驚,十分疑忌,未卜何意。坐在席上甚是不安。連忙叫過一個家人,附耳如此如此。家人應了一聲,便走到大人面前,叫聲:“侉子這裏來,我買你的繭綢呢。”扯了就走。大人不知是計,跟着就走到了東園門首,又叫道:“侉子,你包袱交與我。”代推代拉進了東園,早至土牢邊,吩咐守土牢的開柵欄,一聲大喝,將大人送入土牢,上鎖而去。正是龍遭蝦戲,虎被羊欺,大人災滿之日,自有出牢之時。且說李雷當日宴客已畢,每日做戲請客,有個月之期。這且不表。
再說程大人自從被沖天賊金剛鐲打傷太陽,在家歇息,還虧大人內功,加之金瘡藥救治,看看將至百日,已到九十餘之上,眼看着性命難保,在書房心中憂悶,甚是着急。耳聞窗外兩個家人閒談,說:“兄弟,你曉得後莊一件新聞麼?”回道:“不知,甚的新聞?”說:“這個新聞令人詫異。”大人聽不明白,便喚書童將兩個家人叫進,問道:“你們談的什麼新聞?”回道:“大人,後莊毛家第三個媳婦,每日在田中做活,忽然一陣風颳來,他即迷住。第二陣風從西北上刮來,一個胖登登的小孩子,頭扎爬爬角,四肢俱全,撲入他的懷中坐下,解開鈕釦,雙手抱着乳喝。喝得一氣,又一陣風颳回去了。不知是件什麼東西。”大人聞聽,早已明白,十分大喜,吩咐道:“我這裏付一粒丹藥送與毛家三媳,叫他明日下田,含在口內,便不昏迷。有紅綠線一筐,等他喝乳之時,將線扣在他爬爬角上,我自有用處。事成之後,賞他二十兩銀子。”“是”答應一聲,大人取藥與紅綠線家人去說。不一刻回來覆命,大人又吩咐書童出去,傳了三十名莊丁。見了大人,吩咐:“你們衆人各備鍬鋤竹竿伺候,明日隨我前去,如此如此。回來自有重賞。”衆人齊聲答應而去,預備不提。
一宿已過,次日天明,大人起身,收拾已畢,用了些粥飯,衆人俱已齊備,大人乘轎出莊,帶領衆人直至後莊田中歇下。不一刻,毛三娘已到田中坐下,與平日一樣彎腰做活。將有一頓飯時候,猛然間一陣風颳來,大人心下暗喜,又是一陣風過,到了第三陣風響,但見風頭上伏了一個小小孩童,實爲可愛,往下一落,入坐三娘懷中,雙手抓開胸膛,含乳而喝。今日三娘果然不曾迷住,悄悄用紅綠線在孩子頭上一紮。喫得一氣,呼的一陣風,又往西北而去。大人吩咐照紅綠線趕去,衆人抬起轎子,一擁上前,如飛趕去。走不多時,一個草棵內忽然不見。衆人歇下轎子,大人出了轎來,親自找尋,並無蹤跡。又至中間,但見一根草根扣了紅綠線,心中暗喜,吩咐取火來將枯草焚去,着人用鍬鋤往下盡力築,築到尺多深,一聲喊“在這裏了”,大人上前,只扯藤絆拉將起來,將藤割斷。彼時不顧泥垢,一把抱起,叫聲:“寶貝,我這裏有乳你喫。”說着上轎,吩咐快快回莊。衆人收拾物件,一齊趕奔回莊。列位,你道是件何物?乃是千年的何首烏成了人形,若食人乳,多時可成地仙。此樣東西可以起死回生,若是中傷中毒,只要些須可以立解,全食可以成仙。此寶程大人身爲御教習學士等起坐,聽見講過,也是程大人命不該絕,得了此物。閒話少敘。
且說大人率衆回莊,賞了衆莊丁銀兩,吩咐取一盆涼水,親自洗淨,用篾刀將何首烏分成二十四塊,用沙鍋取河水煨煮。大人親自看守,旁點線香,煨了三支香後,早已成汁,用銀碗盛了,端進書房。大人正然要喫,猛然想起:何不請父母前來同喫,豈不一家昇仙界?吩咐家人去請太爺太太前來同食。家人答應而去。大人坐下親自看守,不覺的小解甚,步出書房,把門帶上,料也無礙。小解已畢,推進書房大喫一驚,只見一個老頭子坐在上面,雙手端碗,就口而喫。大怒喝一聲“老頭子十分無禮!”趕上前去。老者見喝,丟下碗盞跳出書房,駕雲而去。大人見他走了,奔至桌上,一看只見被他喫的罄盡,只剩得些須渣腳。此時大人也顧不得,端將起來,連渣腳一口喝乾。又用舌尖在碗內舔了又舔,方纔丟下。進房和衣而睡。不覺沉沉睡去。列位,這個老者是誰?乃是猿大仙。他在洞中早已算定程大人只有洪福,不是仙體,何能飛昇?故爾使他辦得現成,前來受用,留下些須以解鐲毒。此事交待明白。且說程老夫婦來至書房,不見春實,便問家人。書童就將此事稟明。二老嗟嘆不已。說他既睡了,不必驚動,轉身回後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