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不題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崔呈秀等暗暗歡喜,那些人受他們的籠絡替他出力。忠賢就他們攻擊的本上,降的降,革的革,削的削,好不省力。一時如諭德繆昌期、御史周宗建、李應升等,都拿入東林黨內,追奪誥敕,真是一網打盡,既做出《東林衣鉢圖》來激怒那些朝臣,又撰出一本《天罡圖》來,說東林人自比《水滸傳》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李三才比做晁蓋,趙南星是宋江,鄒元標是盧俊義,繆昌期是吳用,高攀龍是公孫勝,魏大中是李逵,楊漣是楊志,左光斗是關勝。凡是魏忠賢、崔呈秀所惱之人,都比在內做強盜。又留三才名,說:"這些人尚未查得的確,姑隱其名,以存厚道。"空名之意,不過爲後爲好增入,欲令人人自危,好個個求免。這是個大羅網。
那些百姓們見了此書,都道東林果然結黨。此一舉不惟蔽了朝廷的聰明,亂了百姓的是非,又且顛倒百姓的好惡。正是:可恨權奸心太惡,傾謀正士如揉攫;欲將盜賊陷東林,不思忠義梁山泊。
忠賢又與李永貞商議道:"連日事卻做得十分妥當,只是楊漣這廝情理難容,必要殺了他,方泄我恨。"永貞道:"要害他何難,只須再差人把汪文言拿來拷問,叫他扳他們出來,輕則撫按提問,重則扭解來京,斷送他的性命,易如反掌。"忠賢也不題本,竟自給出駕帖,差錦衣衛拿解來京,吩咐道:"汪文言是要緊的人犯,要拿活的,若死了,著你們抵償。"官校們領命,星夜前去。忠賢逆料楊、左諸人不能脫出他的手,只恐韓相公作梗,又與崔呈秀等計較,翻出梃擊、紅丸、移宮三案內,原有嶽元聲與王之採爭張差之事,本上批道:"王之採貪功冒進,上誣皇祖,並負皇考,陷朕不孝,又致斃內外無辜多命,身列顯官,於心何忍。本當著法司審擬,姑從寬革職。"過了月餘,官校已將汪文言拿到,下了錦衣衛獄。又怕韓相公申救,又翻出紅丸一案,著文書房傳旨道:"劉一火景專權爲禍,韓爌護庇元兇,孫慎行借題紅丸,悅黨陷正,張問達、周家謨改抹聖旨,朋比爲奸,俱著削籍。"此時內閣顧秉文、朱延熹、朱國楨、魏廣徵具揭申救,忠賢一概按住不下。
一時顧命舊臣盡皆去位。詩以嘆之曰:巖巖底柱障狂瀾,報主心灰一寸丹;唐室已尊李輔國,鄞侯從此臥南山。
韓相公既去,忠賢愈無忌憚,於是吩咐錦衣衛嚴刑勘問。
是時掌衛事的仍是田爾耕,掌北鎮撫司的是許顯純,原是鑽刺忠賢方得掌印。又看了前官劉僑的樣子,怎敢不用心勘問?故審時,先把汪文言打個下馬威,然後三拷六問,要他扳出楊、左諸人的贓款來。汪文言抵死不肯招認。許顯純只得約了田爾耕同見魏忠賢,討他的示下。參見畢,忠賢便問道:"汪文言的事怎樣了?"許顯純道:"他不肯招認,特來見爺求示下。"忠賢道:"你也與劉僑一樣!這也不消要他招,你只照原參的本上題,咱便去拿他們來。到時也不必留汪文言對理,先擺佈死了他,不怕楊漣等不認。你若不肯依咱辦,咱自有人來問。"把個許顯純嚇得面如土色,忙跪下叩頭請罪,道:"回去定從重問。"田爾耕在傍道:"許指揮也是極會幹事的。"許顯純辭了出來。
次日,就差了崔應元、孫雲鶴、楊寰等三人來同審。許顯純怕來奪他的職掌,只把個汪文言亂打亂敲,拶了又夾,夾子又敲,打得個汪文言死而復甦者再。許顯純在上面一片聲叫畫供,汪文言也不知招個甚麼,他便竟題個間過的本道:汪文言以防犯逃入京師,投托黃正賓,薦入王安門下,光宗上賓,潛同科臣惠世揚至內值房偈造移宮。楊漣首先建議,左光斗、魏大中從而附和,廣結朝官。左光斗、楊漣、魏大中、袁化中、毛士龍、繆昌期等交通賄賂。霍維華改遷史部,得伊銀二千兩、金壺二執。李若星推升甘肅巡撫,得伊銀五千五百兩,鄭嵄推升蘇州巡撫,得伊銀二千兩,代送真南星。又楊鎬、熊廷弼失宇封疆,楊漣、左光斗各得銀二萬兩,周朝瑞得銀一萬兩,爲伊請託。通政司參議黃龍光得楊鎬、熊廷弼銀二萬兩,爲請廷刑。郎中顧大章亦得銀四萬兩,爲改入矜疑。
魏大中得銀二千兩。袁化中亦乘機得銀二千兩。李三才營謀起用袁化中、毛士龍,得分銀八千兩,皆汪文言過付。又有論德輝昌期、副使錢士晉、施天德、王之採、徐良彥、明遇都做結交人員。穿插在本內題上。